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248)

2018-04-07 炀师

  然而没过多久,贤亲王府就收到消息:农民起义军竟然打败了戚靖琪派出去的军队!

  这可就尴尬了……

  陶笉然转头看向戚博翰,发现他脸上也是嘲讽的笑容。

  “这,戚靖琪不会被那群人赶下台吧?”陶笉然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匈奴打不过,农民起义军也打不过,戚靖琪也太没用了吧!

  戚博翰一看陶笉然,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连忙解释道:“没那么简单,这次只是他们不够重视而已,朝中还是有几名老将的。虽然打不过匈奴,但收拾那群人不成问题。”

  “哦~”

  果然,事情如戚博翰所料,半个月后,朝廷再次派了五千兵马,还让冯老将军披挂上阵,直接将那窝杂牌军给端干净了,并且当场给屠杀了个彻底!

  然而即使如此,朝廷的声望已经挽救不回来了。再加上那杂牌军中,大部分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农民,其他百姓看到他们的下场,难免会觉得兔死狐悲。

  而且直接就坑杀了几千人,戚靖琪残暴的名声再次传了开来,更多的人都开始相信是因为当今天子行为不端,才会引发这次天灾的谣言!

  不过这次,戚靖琪并没有气急败坏,而是先发布了一道罪己书,假惺惺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大开私库,派出大臣前往各地赈灾。这一举动倒是安抚了不少原本就很安分的百姓,但是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灾情都已经持续大半年了,现在才开始赈灾,有什么用!

  然而这还没完,戚靖琪还决定在八月十五祭天,召集所有藩王进京一同祈福!

  京城,安国将军府。

  王将军一脸凝重,看向自家妻子:“夫人,必须做出决定了!”

  戚靖琪派出的传旨太监才离开京城没几天,他就开始调动禁军,这几日将军府外多了许多形迹可疑的人,戚靖琪这次的目标是他们!

  “我们留在京中是为了帮翰儿的,如今决不能成为翰儿的弱点!”长公主凤眼一凛,“去信给翰儿,我们这便离开京城!”

  王将军闻言,却没有立即回话,而是沉默了半响,才道:“夫人,你路上小心。我还是留下来照顾母亲吧。将军府不能没人。”

  戚博翰最在意的还是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姑姑,如果长公主被囚,戚博翰肯定会来救。但如果换成姑父一家,相信戚博翰定会冷静权衡,不会冲动行事。

  而且只有长公主一人离开,他们还能称病或诈死脱身。但是一家老小都离开的话,就是叛逃了!王家经营数百年,祖辈积累下来的名望绝对不能毁了!

  “……好。”长公主定定地看了王将军几秒,才深吸一口气,语气决绝道,“夫君你,保重!”说罢,长公主一甩衣袖,快步离开了书房。

  夜凉如水,京城外的一条小道上,一驾朴素的马车朝南奔去。

  第119章 119

  上一次来宁安传旨的太监没能平安回去, 这次来的是个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太监, 估计是被人推出来送死的。

  宣读圣旨时, 小太监甚至不敢要求戚博翰跪下, 战战兢兢地念完圣旨之后, 已经面色灰败,仿佛自己下一秒就要被杀了一般。

  陶笉然没注意到小太监的奇怪反应, 直接被气笑了。什么进京祈福,分明就是要软禁藩王了!

  瑞朝的藩王,加上戚博翰,总共有五个。其他四个都是靠着祖辈不断立功,才勉强保留住封地的。然而这两代却没有什么有出息的人出现, 下一代恐怕封地就要被收回了。

  戚靖琪这道圣旨,针对的分明就是戚博翰一人!

  如果戚博翰不去, 那就是抗旨不尊,随时可以被盖上谋反的戳。如果去了, 那恐怕就是进了龙潭虎穴。

  “不如我们把圣旨撕了,当做没收到吧。”陶笉然当着传旨太监的面, 一脸平常道, 吓得小太监浑身又是一个哆嗦。这撕完圣旨,下一个就撕他了啊!

  陶笉然倒没小太监想的这么复杂, 上次戚博翰都敢抗旨不娶赵家女了, 这次不去也没什么吧。

  戚博翰一看就知道陶笉然在想什么,只微微摇头:“上次他主要的目的是冷月,只要目的达成了, 他就不会拿圣旨的事情做文章。但这次……”

  “艹!大不了直接反了!”陶笉然绝对不同意戚博翰亲自涉险!

  小太监闻言,直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