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香_作者:九月轻歌(160)

2018-04-06 九月轻歌

  亲人,亲人。

  在完全地对峙之后,便会成为有形无形地阻力。

  而到今日,事到临头,程询让自己放下父子之间的纠葛,也真的做到了。

  有的人面临考试,会怯场,会发挥失常;有的人面临考试,则会莫名其妙地做到心平气和、头脑敏捷,或是照常发挥,或是超常发挥。

  以前世的经验而言,他不是前者是一定的。

  一番磨烦之后,考生们入场。

  拿到试题,程询细细看了,唇角上扬。

  与前世完全不同的考题,反倒让他生出切实的喜悦。

  有些事,是他走再多捷径也会欣然接受的,例如与怡君;有些事,是他重复前生路会莫名心虚的,例如功名路。

  这是两回事。

  感情上,是纵观一生的笃定。

  考场上的变化,取决于太多因素:读卷人不是一个,你但凡引起了哪一个人的不悦甚至反感,名次大抵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这背后的那些接受评判的人,哪一个都是经过了十年或数十年寒窗苦读。

  没有公平可言,只是事在人为的一件事。

  无法改变。唯有适者生存。

  .

  会试开始之后,除了程府,最担心程询出岔子的,便是廖家。

  都知道,就算程询真的名落孙山,也不愁前途,但他们因着越来越多的欣赏之情,满心希望他的功名路是自己一步步赚得。

  相对于来讲,怡君算是最平静的,每日该上课就上课,该做针线就做针线,偶尔晚间做功课到半夜。

  廖大太太听了哭笑不得,对罗妈妈道:“这孩子,也不知是心大,还是不在乎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停一停,又道,“我不行,我是俗人,还是想喜事成双,亲事虽说已经定下,却还没下聘礼。下聘的日子,私下说定了三月二十二——要是殿试之后,解元考取了前三甲,对两家来说,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儿。”

  罗妈妈就笑道:“奴婢瞧着您和大老爷这意思,想是已断定解元能够高中了,不然,也不会应承下来。”

  “是啊。”廖大太太想一想程询的样子,“这人哪,有时候就是这样,有的人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有的人就是一辈子缺斤短两的——不是这儿有不足之处,就是那儿有瑕疵。像解元那样的人,该是苍天都会眷顾的。”

  罗妈妈连声附和。

  香雪居里的怡君,此时正忙着做点心。

  上次一别,每隔一两日,或是程安来取她亲手做的点心,或是阿初送到别院。

  那厮第一次回的字条是:多多益善才好。

  好像她准备的不够他塞牙缝的样子。她于是就多备一些。

  他的字条又至,告诉她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

  她于是看出来,他不大喜欢甜味的,想想也是,不是嗜酒的人,但听说酒量特别好,喝酒的场合又太多,这样的人大凡不喜欢清淡甜腻的食物。

  这好说,她又不是没做过,近日不妨闲来多做几次,下次送到他面前的,应该比较可口。

  至于别的,她真的不在意。

  横竖自己认定的是他,不是他的功名。至于别的,是他的事。而她,相信他就够了。

  做糕点的时候,不经意间,怡君想到了姐姐:这一阵,坐在一起的时候,姐姐好像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她仔细回想一番,心想姐姐兴许就是多愁善感的性子吧?——这一阵,可是一个外人都没见过,左右都不会有什么事。

  万一……

  她侧了侧头,微笑。就算是那个万一出现了,也不是坏事。蒋国焘其人,方方面面品评下来,都是不错的人。

  唯一需要顾虑的,是母亲。但也没事,有父亲和姑姑,蒋家各位长辈也不是刻板的做派。

  怡君就在这样平静的时日之中,度过了程询的考期,又迎来了放榜之日。

  这一天一大早,廖大太太便派小厮出去打听。

  碧君也特别想知道结果,为此,自知心神不宁,去上课也是挨训,索性请了假。

  到如今,叶先生对这个学生都不是头疼了,完全是放任自流——你爱怎么着怎么着,来一日我就教一日,不来我也省省心。

  辰正时分,碧君却兴冲冲地走进小学堂,欢喜地道:“程大公子高中了,这次考中的是会元呢。”

  “啊?真的?”叶先生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