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香_作者:九月轻歌(189)

2018-04-06 九月轻歌

  “……我记住了。”碧君小声道,“我不同意,可是……他都安排好了,我还能赖着不回来不成?”

  “……”廖大太太哽了一下,由衷地笑起来,“我说什么来着?你这可真是傻人有傻福。”

  碧君也随之笑了。

  时光犹如手中沙,从容流逝。

  因着程夫人的意思,程询过来见过怡君一次,与她一同走在廖家后花园,一面赏看秋日景致,一面闲闲地说话。

  有小厮送来刚从果园摘下来的苹果、葡萄,廖大太太挑选出一些,命丫鬟洗净了,亲自送到后花园。远远望去,见程询和怡君站在竹林边,言笑晏晏。

  那是一幅过于生动、喜人的画面。

  廖大太太凝望片刻,笑一笑,吩咐红翡把水果送过去,自己则转身,笑吟吟地回了内宅。

  怡君与程询的婚期,如约而至。

  一整日,怡君都有些恍惚:这就到了出嫁的日子,心里却没有真实的感觉。好似在看着自己经历一场繁盛、冗长的梦境。

  很奇怪,却是实情。重大的喜事降临时,她总是变成这个状态。

  虽然恍惚,拜别双亲时,她满心都涌动着酸楚的涟漪,眼泪一颗颗掉下来。以为自己不会这样的,但到了这种时候,前所未有的离愁浮上心头。

  感受到父母、哥哥的疼爱不久,还没给予多少回报,便要出嫁离开。

  日后,便是另一个身份了。

  泪眼模糊中,怡君被送上花轿,锣鼓喧天之下,花轿启程,去往程府。

  第52章 连枝理

  052 连枝理(二)

  今日,黎兆先、唐栩、舒明达、宁博堂、杨汀州等八个人,既是男方的座上宾,又是傧相,陪着程询迎亲,还要帮忙应承宾客。

  宁博堂、杨汀州这种人,与程询的来往,是因姜道成而起。程询和老爷子如今算是忘年交,他们这种曾经或继续在程府求学的人,逢这等喜事,自然愿意出一份力。

  黎兆先有些没正形,抽空跟唐栩说:“等到喜宴开始,我就撂挑子不干了,敞开了跟新郎官儿喝酒。”

  唐栩就笑,说他程知行真是交友不慎,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不着调的?

  “反正他能喝,怕什么。”黎兆先道,“你家修衡呢?今日来不来喝喜酒?”

  “不肯来。”唐栩笑道,“最受不了热闹的场合,上回修征的满月酒,烦的什么似的。早就跟他程叔父说好了,等成亲之后,再跟我过来,看看他的程家婶婶。”

  黎兆先笑意更浓,“数他别扭。”

  唐栩颔首,过一会儿又提醒,“可别忘了,你还没成亲呢。不怕新郎官儿来日跟你找补,你就起哄劝酒。”

  黎兆先又笑,“这还真是个事儿。”

  .

  有挺长一段日子,程清远都觉得,程询娶妻根本就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事儿。人是程询自己看中的,后来皇帝又吃撑了似的下了一道赐婚旨,亲事便成了定局,再没转圜的余地。

  方方面面的,苏润、程夫人自会妥善安排,程询想到什么,便直接吩咐管家。

  到近日,在别处的族人、亲戚远道而来,他就不能再置身事外,总要出面应承。

  他的大舅兄苏涣也专门请了半个月的假,带着妻儿、儿媳妇过来,住在苏家早些年在京置办的别院。

  苏涣跟苏润一个德行,把程询当亲儿子似的,这几日,每日晚间,舅甥三个都在一起用饭、饮酒、促膝长谈。

  程夫人更不消说,都快高兴得找不着北了。

  至于程询,在翰林院行走这几个月,混得是谁都可见的不错。平时并不急着表现自己,慢条斯理地处理手边的事,优哉游哉的,同僚遇到难处了,求到他头上,便会出手帮衬。这回成亲,居然请到了二十天的假,足见人缘儿不错。

  相比之下,厉骞就差了些火候,公务上显得有些急躁,被同僚诟病的事情也出过两次。可这些,都是小事,真要倒霉的事还在后头。

  程询出手整治凌婉儿、冯仁宇、厉骞的日子,就快到了。程清远心有预感,却束手无策:他这一段,拆了东墙补西墙一般地处理那些陈年旧账。很难,着实累得不轻。

  每每疲惫、烦躁至极的时候,就恨不得把程询吊起来打个半死。但是,那只能想想,做不到。那孽障进入官场的日子越久,就越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