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不想放弃,她若是放弃了,她便不知自己这两年的苦苦坚持与寻觅究竟有何意义了。
除此之外,日子过得倒是意外得舒适自由。
白雁归不在,每个月却依旧准时将他在外赚得的钱财寄送回来供她花销,她还有元家报恩送的资产,有陆先生夫妇与白九公的爱护,有元家与蒋家的庇护与震慑,几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然而,终究不是没有遗憾的。每每想到远走的白雁归,她不由怅然:时光是最好的滤镜,当年的争执c负气c吵闹都已淡去,唯有最后他命云鸢引开杨允武,引火上身的决绝,以及远去的商船上,那个孤单的背影尤为清晰。
他纵有种种不近人情之处,总是一心念着她,护着她的。
这些年,他周游天下,始终没有回来,偶尔会有他所经之处的当地特产,经过千山万水,最后送到她手中。他没有给她写过信,却会用画笔在绢帛上画下他见过的山水风景,辗转千里,送到她面前。
她有时候会想,是不是当年她对他说的那些话太狠,他才始终不肯回来。可她知道,若是重来一次,那些话她还是会说,她永远无法忍受任人摆布的人生。
直到半年前,变故骤起。
衍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幼帝继位。大丞相周弼勾结阉竖,把持朝政,迫害异己,削弱藩镇,一时朝政动荡,人心不安。
先帝胞弟赵王纠结燕王c中山王c河间王c晋王,以“清君侧”之命趁机谋反,意图篡位。天下诸侯,浑水摸鱼者有之,隔岸观火者有之,趁火打劫者有之,沆瀣一气者有之,天下顿时大乱。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周弼迫不得已,以幼帝之名下诏号召各地“勤王”。
很快,以齐郡郡守郭畅为首的各地豪强闻风而动,招兵买马,进京勤王。整个京畿一片都打成了一锅粥。
吴郡按兵不动,封郡自保,尚且有“和平”二字可言。过了江,形势却一天比一天坏,狼烟四起,战火连绵。邮路断绝,音讯不通,她已有五个多月没有收到过白雁归的消息了。她心中焦急,曾托了元锐和蒋浩卿帮忙打听白雁归的下落,却始终没有消息。
直到这时,田诺才有些后悔:也不知道他在北地是否平安?若是她不赌一口气,早些请求他回来,他是不是不会陷入这样的险境?
轻抚着雨花石珠的手指向一边滑去,落到相连的素银链子上。链子还是当年白雁归送她的那条,表面已经发黑了,她曾经想换,却每每想起那天深夜他帮她戴上手链的模样,终究没能下得了决心。这是阿兄的一片心意。
桂枝见她又在发呆,知道她的心事,劝她道:“你别担心,白郎君吉人自有天相,何况还有云鸢陪在他身边,他们肯定不会有事的。”
田诺“嗯”了一声,这话桂枝已经劝过自己无数遍,可距离她第一次这么说时已经过去了五个月,那两人依旧杳无音讯。
桂枝见她心事重重的模样,打起精神劝她道:“小娘子,闷在家中无趣,要不你和我一道去购置年货吧?”
田诺也觉得自己需要做些别的事分散一下注意力,点了点头:“好。”
集市离乌鹊巷不远,两人索性步行前去。一到集市便发现到处熙熙攘攘,各家各户都在忙着采购年货。桂枝兴致勃勃,桃符c年画c布匹c三牲c干果用她的话说,就算只有两个人,过年也不能马虎。
不能马虎的结果就是,两人还没走几家,手上就快拿不下了。桂枝塞了一把干枣给田诺,嘱咐她坐在路边看好东西,自己去车马行雇车去。
田诺乖乖应下,边吃枣子边漫不经心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她忽地怔住了,汹涌人潮之后,一张熟悉的俊美面容在众人的簇拥中一闪而过。她蓦地跳了起来,手中的干枣洒了一地也不知,追过去大声叫道:“阿兄,阿兄!”
------------ 田诺动作灵活地从人群的缝隙中穿过,可集市上的人实在太多,等她好不容易到了对面,哪里还有刚刚看到的人的影子?
她游目四顾,再也看不到对方踪迹,几乎要以为刚刚是自己眼花了。可不是吗,刚刚那人,锦衣裘帽,前呼后拥,一看就是哪家的贵人,怎么可能是白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