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辈子至今,短短二十年人生,韩皎最振奋骄傲的时刻,是侦破杀良冒功案当日,燕王对他躬身行大礼的那一瞬间。
住在燕王别宅那短短半个多月里,每日傍晚与燕王畅谈利民强国之策,让韩皎感觉自己真切的活着。
他想成为造福万民的宰辅栋梁,他有这个能力。
如果因为担心前路安危,就放弃仕途,转而经商,他的灵魂会提前死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李阁老有句话可能说对了,韩皎很像年轻时的李阁老。
他二人都是年少成名,都是十多岁高中进士,都有着名垂千古的野心。
韩皎的政治经验虽然远不及李阁老,但他有超越时代的理论知识,能够辅佐燕王,拉开改变黑暗时代的序幕。
心里还藏着另一个隐秘的想法——
如果未来辅佐的君主是大boss,似乎也挺不错。
只要大boss保持现状,不要忽然变态。
但这个想法经不起深思。
谢夺虽然在政治和军事天赋上更胜一筹,但他对韩皎的定位,和燕王似乎不一样。
燕王把韩皎当成谋士,他们之间有着明确君臣情谊。
而谢夺……
谢夺在智商上的天然优势,导致他并不太重视韩皎在治国方面的才干,所以他对韩皎的情谊,更偏向于玩伴。
不仅谢夺没把他当成谋士,韩皎对谢夺的感觉也跟对燕王不一样。
说来古怪,每次面对谢夺,韩皎都很难保持警惕的状态。
谢夺身上有种强悍的气势,加上天赋洞察力,会让人在他面前自暴自弃地放弃一切伪装。
这样的人看似很危险,韩皎却并不排斥。
跟谢夺在一起时,反而比在燕王身边更放松。
这很奇怪,究竟是哪根筋出了问题?
脑中忽然浮现被大boss圈在怀里的瞬间。
当时韩皎鼻梁蹭到谢夺的下巴,痒痒的,鼻间气息闻起来,像雪后森林的气息。
怎么忽然又想起这事!
韩皎回过神,低头看向胸前,那只荷包挂在他的脖子上。
可恶。
解下来丢去一边。
想起这事,心里就有些别扭。
都怪大boss有失分寸的举止。
堂堂皇子,怎么能在众目睽睽下,跟臣子抱成一团?
一定是韩皎前些时日在蹴鞠场上小鸭子挥手的平衡动作,让谢夺对他失去了应有的尊重。
这不行,往后一定要维持好身为朝廷大臣的形象,严肃一些。
谢夺是个很自恋的人,韩皎主动接近他,他觉得是讨好攀附,韩皎故意疏远他,他觉得是胆小害羞。
简直找不到比他更臭屁的咸鱼了。
想起大boss平日冷酷又臭屁的表情,韩皎噗嗤笑出声,思绪渐渐放松下来。
这日上午,韩皎正在直庐誊抄文书,有太监进门传话,徐阁老召几位翰林院官员,去文华殿议事。
第一次被内阁大臣召见,满屋子同僚都很期待。
太监只报了三个名字,其中包括韩皎,另外两位是翰林院编修。
在同僚们艳羡的目光中走出门,韩皎很忐忑。
预料中的试探,这么快就来了,只是没想到,徐阁老也会亲自出面。
不知这位内阁首辅是怎样的行事作风,如果跟李阁老一样,采取潜移默化的洗脑手段,那还算安全。
怕就怕徐阁老已经信了端王党的挑拨,并没有拉拢韩皎的意思,只想快刀斩乱麻,使绊子铲除他。
走进文华殿正堂,正北书案后端坐的老头须发皆白,圆脸微胖,慈眉善目,全然没有李阁老身上那股仙风道骨的气势。
听见脚步声,徐阁老抬起头,笑盈盈地做了个手势,请来人在正堂东边三张书案前落坐。
徐阁老简单说了召见他们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