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楚王被押下去后,皇上便独自一人待在殿中,不许任何人打搅。
林公公此时便站在檐下,随时等候传令。
小六子回来复命时,有些吃不准自己该不该将晋王和楚王妃的话说出来。
林公公一看小六子面露纠结,心中了然,引他到了一处隐蔽地方,直接问话。
小六子不再犹豫,一五一十地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全部告知了林公公。
林公公思忖片刻,便道:“听这意思,晋王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小六子满腹疑问:“楚王妃和晋王说话时并不避开奴才,我在旁听得一清二楚,这……反倒像是楚王妃有意借我的口。”
林公公笑道:“你倒是聪明,楚王妃确实是有意为之,不过却是为了给我做个顺水人情。”
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现如今还不知皇上会如何发落晋王,但君心难测,若是皇上有意放晋王一马,今日这些话我便系数带到,也算称了皇上的心。但若是皇上决意重罚,今日的事情咱们做奴才的便只能烂在肚中,你可明白?”
“奴才明白了。”小六子恭声道。
林公公和小六子说完话后,继续回去当值。
眼看午膳的时间将过,殿内还一直没有动静,终是忍不住了。
林公公轻拍了拍门:“陛下,午膳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可要传他们上来?”
“你进来吧。”
林公公躬身进去,见皇上一直背对着他,小心翼翼地问:“陛下?”
皇上此时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沉声道:“你去将建储匣取来。”
林公公愣住,他自然知道建储匣意味着什么。反应过来后,连忙转身去取东西,不多会,匣子便被他拿了过来。
皇上打量着那匣子沉默许久,最终拆开了封口,将里面的遗诏取出。
这是他昨日命悬一线时匆忙拟定的,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如今拿在手里却觉烫手。
皇上命林公公将火盆拿来,好似不愿再多看一眼,直接将遗诏扔了进去。转瞬间,火舌便一口吞下了那张薄纸。
直到盆中只余一片灰烬时,皇上这才起身,他仰首看向前方,却没人知道他在看什么。
林公公想开口宽慰几句,张了张嘴,又将嗓子眼里的话咽了回去。
皇上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许久,殿内是冗长的安静,很久之后,终于开口:“他既志不在此,那便随他去吧……”
他说这话时的声音极低,不像是跟林公公说,反倒更像是在对自己说。
————
两天后,皇上时隔数月,终于恢复了每日的早朝。
朝堂上颁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彻查朝廷官员,多位大人被革职查办,降职的更是数不胜数。有心人早已发现,这些人大多是晋王的党羽,反而楚王那边没有什么损失,甚至有几位年轻武将升了官。
大臣们何其精明,一看这迹象,便知晋王已经退出夺嫡之争了。
果然,第二道圣旨便是命诸位王爷即日动身前往就藩的事宜,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楚王也同样在列。
楚王素来受宠,但皇上赐下的封地位于大燕的最南端,那里靠近南疆,多瘴气,绝对称不上什么好去处。
晋王的封地与之相反,地处极寒之地,那里土地贫瘠,且常年处于严寒之中。皇上这一下放,便是让他自生自灭了。
皇上这道旨意一颁,众人皆摸不着头脑。而且两位王爷的封地一南一北,不知这是巧合,还是皇上的有意为之。
这道旨意下去后,朝廷格局大变。
坊间同样议论纷纷,尤其是楚王突然不被皇上喜爱,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江言倒是不在意楚王的封地究竟在哪,满心只惦记着楚王在天牢里受没受苦,好不容易等到皇上拍板了,她反倒大松一口气。
圣旨下了,也就代表楚王马上就能从天牢里出来,恢复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