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59)

2018-03-18 她岭

  李仕明虽然不知道英武堂上的武官晚宴是什么场景,但他敢肯定绝对比明学堂上的文官晚宴要有趣得多。

  明学堂除夕这顿饭上,一群酸腐文人凑在一起,借着众人皆在,可算逮到了露脸的机会,满堂高谈阔论、吟诗作赋。

  这其中数时寅虎那个姐夫 — 毕衎,最让李仕明无法忍受。

  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溜须拍马,而且方法特别,用满口的“之乎者也”来拍,没点文化都听不懂他说什么。

  倘若他就一直待在御书院不出去,也就还好。但他得上朝,朝上不光是文官,还有一半都是武官。武官大多没文化,最烦听他说话。

  前几日朝上西砚主持议政,谈到边地防御外族的问题,马军一名武官刚奏完,毕衎就开始长篇大论,漫谈古今。

  那武官应该是忍他许久了,终于忍不住道:“毕大人,你说的都是什么狗屁东西,能不能说人话?”

  毕衎气道:“我说的都是圣贤之道,何谓不是人话也?”

  那武官怒道:“说你说的不是人话都算是客气的了,要我说,你说的都他妈的是屁话!”

  毕衎气得当场就抽了,上来一堆人七手八脚抬了下去。

  后来,想是他的小舅子时寅虎也提醒过他,于是收敛了许多,但原本还算“有文化”,现在便只剩下溜须拍马一个特点了。

  毕衎在明学堂的除夕宴上谈边地问题谈得正起劲,只听他说道:“我西陵有熠王为君主,承蒙天运,皇恩浩荡,日月生辉,万民敬仰……”

  有人问道:“毕大人,你还没说,最近这边地发生的外族扰民之事,到底有多严重?”

  毕衎一怔,说道:“我西陵大军曾经大败、鴱两族,杀得他们不敢再侵犯我西陵领土,此番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那人摇头道:“毕大人,你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啊。这多年的相安无事是用什么换来的,你难道不知道么?况且,这是不是真的太平都不一定。”

  毕衎怒道:“你这是扰乱民心的言论……”

  李仕明再听不下去毕衎说话。

  但方才那人提到的、鴱两族骚扰边地之事,倒是节前几日朝上讨论最多的。这、鴱两族到底是什么来历,又与西陵国有什么渊源,他想弄个明白。

  酒过三巡,李仕明见明学堂上众人已经喝得东倒西歪,外加上他新来御书院时间不长,无权无势,无人理睬,便趁人不注意,从除夕宴上溜了出来。

  李仕明一路走到御书院的书库,此时的御书院四下无人,十分安静。他站在院中,一轮明月高悬,夜风清凉,远离那是非名利场,让他原本在席间烦躁的心平静了下来。

  他深吸了口气,步入书库中翻找起来。

  御书院的书库分为前堂、中堂和后堂。前堂放的是统编的文献和古籍,凡是朝廷中任职的官员均可登记借阅。中堂放的是单与西陵皇家相关的档案,须按照一定流程和手续,办理了借阅文书方可借阅。

  而后堂放的则是机要文献,什么算是机要文献,李仕明并不清楚,御书院里也没有人清楚。大家只知道想看后堂里有什么,除非有熠王的御笔朱批。

  自从熠王将一部分下旨的权利转给了西砚之后,便只有西砚同意方能进去一看,并且不可带走。话虽这样说,但据说除了西砚本人,再没第二个人进去过。

  后堂常年有人把守,并且建在离前堂和中堂相距颇远的地方。李仕明曾经尝试走近打探,结果刚一靠近,便被守卫拦住,李仕明只好谎称自己刚来御书院,走错了地方。

  不过由此得知,御书院的后堂是个禁忌之地,但他也莫名生出一种感觉:这里面藏着的东西,与他想知道的事情有关。

  不过今夜,李仕明只是想找与边地、鴱两族相关的文献。

  他先来到前堂找到两族历史,研读了一番后,发现其中描述西陵渊源的内容并不多。于是又来到中堂,这里平时是上锁的,钥匙在御书院的管事和修撰手中各有一把,因此李仕明手中有钥匙。

  他打开锁,走进中堂,先是把平时修撰的文稿放在桌子上,佯装修稿。随后他将圣祖520年至今的皇家编年文献都找了出来,坐在桌前,一一翻看。

  李仕明越看越快,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原来多年前,西陵国与边地游牧民族族和鴱族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