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60)

2018-03-18 她岭

  圣祖520年,西陵国南部的大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游牧氏族部落割据着。

  当时这些部落之间的情况是“有大有小,分散不均”,遇到战事或者部落冲突,有时会形成联盟,但联盟的状态也并不稳定,基本还是以氏族为单位,分布在草原东南流域以及赢山西南地带。

  后来,这些氏族中的族和鴱族联手,以黑鸟为图腾,一路向西,征服了上述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期间两族内部也多番易主,互相内耗。但经过多次联姻、结盟,最终还是于圣祖545年共同统一了西陵南部的大草原。

  圣祖546年,族和鴱族骚扰西陵国边地百姓,他们抢粮圈地,霸占民女,绑架人口,强迫为奴,搅得当地百姓终日人心惶惶。

  当时马军都侯谷泰和步军都侯杨玄一起请旨,建议出兵镇压,讨伐鴱两族。

  谷泰上书道:“鴱两族刚刚统一南原不久,前期征服草原各氏族部落消耗的元气尚未恢复。如今他们粮草不足,才来骚扰我西陵边地。这时候趁机镇压他们,获胜的机会极大。”但上书后,熠王迟迟未准。

  步军都侯杨玄无奈之下,也上书道:“鴱两族骚扰边地百姓,正是对我们的试探,如果我们此时退让,便给了他们养精蓄锐的机会,他日等两族恢复元气,只会变本加厉,对我西陵是一大隐患。”

  两军统帅同时上书,国师及下元卿也力劝熠王出兵,但熠王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以和亲的方式稳定边地局势。

  于是圣祖547年,熠王将自己的妹妹昱炀公主下嫁族大族长,但这场和亲仅维持了一年的边地安宁。

  圣祖548年,鴱两族所在的南部草原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族人食不果腹,在人畜饥疫的境况下,两族背弃和亲约定,再次进攻西陵。

  这次熠王无计可施,准许了下元卿院恳请出兵的上书。

  圣祖548年立秋,立马军都侯谷泰为征讨将军,统领两军,谷泰、马军副都侯时寅虎、步军都侯杨玄、步军副都侯褚云飞四个人各自率领一军,兵分四路讨伐鴱两族。

  这一战从秋天打到了深冬。

  杨玄和褚云飞率领的四万步军大胜,迎敌五万,杀敌四万,西陵步军死伤不到一万,以少胜多立军功。

  同时,谷泰和时寅虎各率三万马军在五蛮溪围剿敌军,按战后军报:敌军四万尽数剿灭,但马军合计死伤近五万人,此战虽胜尤败。

  虽然将敌军四万全部剿灭,但西陵死亡将士近五万,但凡是出兵多年、戎马生涯的老将看来,马军这一场仗实则是输了。

  按军规,功过相抵,谷泰虽不能按战败论处,但赏赐肯定是没有了。

  两军险胜鴱两族的捷报传回皇城后,杨玄率两万步军先行返回西陵。三个月后,马军也抵达了皇城。

  谁知浩浩一万马军,竟只回来了三千人不到。

  朝廷追问那七千士兵去了哪里,时寅虎奏报说,战后由于谷泰统领不力,军队在山中迷了路,进入隆冬又遇风雪,士兵没有吃的,死的死,跑的跑,最后只剩下三千余人。谷泰自认失职,在刀口山畏罪自杀。

  下元卿院曾经意欲立案彻查此事,但时寅虎上书曰:“众将为国离家奔赴战场,浴血奋战。如今朝廷却不信任得胜归来的人,叫众将再如何为国尽忠?”

  紧接着随时寅虎回到皇城这些兵卒联名上书,众口一词,与时寅虎所述无二。

  战后朝廷军队人数锐减,下元卿院迫于压力,处于无奈只好作罢。但因马军此战是险胜,因此并没有给时寅虎提为马军正都侯,这马军统帅的正位自从那时候起,便一直虚位以待。

  这一战让西陵国军力消耗巨大,再经不起大战。熠王为防止族和鴱族卷土重来,决定再度和亲,将一名宗室之女下嫁鴱族大族长,并同意互市。

  鴱两族自此未曾入侵西陵边地至今,直到前几日边地再报发现鴱两族行踪。

  李仕明看到这里,眉头紧锁,“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中的卷宗,站起身走出中堂,来到院中,站在那里屏气凝思,心中充满疑云。

  那七千名士兵定是全都死在了从五蛮溪战场回皇城的路上,包括谷泰在内。

  活下来的三千人都是时寅虎的亲信随从,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在朝廷决定彻查此事时,不会如此多人众口一词地反对。

  但是这些士兵是否真如时寅虎所说均是因为天气恶劣、饿死逃跑?还有谷泰,他真的是否是畏罪自杀,还是其中另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