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媳妇日常_作者:华卿晴(13)

2018-03-15 华卿晴

  张李氏不知道。

  张李氏是让胡家给封了二十四文钱,这白大娘是知道的。

  不肖一个时辰,凤凰村里的村民们人人都知道了,张启的亲娘,张家嫂子给胡寡妇的小孙女批命了。说那是一个贵人呀。

  “胡家这将来不是要发达啊。”

  “铁定的。”

  “唉呀,这是胡家真是有福气……”

  “呵呵,那也得胡家小孙女长大呀……”

  “……”

  总之,各种的流言嘛,是传着传着的热闹了好些天。

  张家小院内。

  张春旭去了屋内,陪亲娘柳秀秀说话儿。

  正屋中,张启非常正式的给亲娘张李氏行了礼,然后,坐正姿式,他说道:“娘,儿子有事情想与您商量。”

  张李氏听罢话,笑了,道:“雏鹰长大,总要离巢。”

  “你的心思,为娘明白。”

  “启儿,放心去做你认为应该干的事情,娘支持你。”

  得到亲娘的态度,张启傻眼了。

  他准备了好久的话,各色的理由都是整理了又整理。现实就是做了无用功,他的一切准备全白搭。

  他娘是意外的通情达理啊。

  “娘……”

  张启非常的感动。

  他想了小时候,他随亲娘去锦城县时,头一回见到了读书人。那等纶巾羽扇间的飘然风度,就是萌升起念头,他不愿当一个农夫,又或者一个神棍。

  他向往受人尊重的读书人。

  读书花费几何?

  家中是否负担的起?

  年幼时的张启哪懂思索这些。那时候,不过五岁的他求了亲娘话,闹嚷嚷要读书,要考功名。忆往事,张启是多翻感叹。

  亲娘对他太好了。

  以至于张启想着他堂堂男儿要年老的母亲支撑家业,就越发羞愧。

  “这些年来苦了您,娘,是儿子无用。”

  张启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继续说道:“岳父问了儿子的举业。儿子羞愧,这一回中得童生就是饶幸。再读下去,秀才那等功名,儿子有自知之明,怕是无望的。”

  “儿子准备立业,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于是,就求上了岳父大人。岳父大人为儿子指了明路,道是拱卫司要扩大,需要招纳人手。儿子是读书人,若走通门路,可进拱卫司里行文书之类的差事。”

  “娘,你以为如何?”张启说话时,是边说边理了思绪。

  这一通话下来,他说得算顺畅。

  张李氏在旁边静静听着,直到话尾儿子寻问时,张李氏依然是和蔼的态度。她笑道:“既然是亲家那边给的意见,必然是挺好的。”

  “启儿,这走通门路的费用约需要多少?”

  张李氏问了关键的问题。

  张启迟疑了一下后,脸都羞红了,才说道:“至少三十两银子。”

  “儿子补的力士,就是拱卫司里的小卒子,没品没阶的。这打点的钱,主要是花在了职务上,实差时,儿子想领了文职位置。”

  张启是读书人,这谈利益时,特别是向亲娘伸手要钱时,挺觉得自己丢脸啊。

  “那你准备何时去锦城县,给亲家送了谋差事的银子?”张李氏问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张启回道。

  差事嘛,特别是公家饭碗,那是赶早不赶晚。

  “明个早,你就进城。”张李氏也是利落的性子,话落后,进屋中拿了藏好的家当。不肖片刻后,再出来时,她递给了儿子一个小匣子,里面是装着四十两的银子。

  “这些银钱,你收好。”

  张启见着了五两一锭的小元宝,共是八个。

  那银灿灿的光芒,真喜人啊。

  只是,这数目不对啊。

  “娘,这多了十两。”张启说道。

  “多带点,容易支应。”张李氏的答案挺有些考虑的。

  次日,张启是匆匆归家,又是匆匆离开。

  五月初八,是张福娘和哥哥张春福的满月。

  张家小院里,满月宴也是热闹了一回。

  张福娘已经从亲娘和祖母的嘴里,知晓了她爹张启补了差事。如今算是公家人,端着衙门里的饭碗。

  当然,就是无品无阶有点说出去,颇是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