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124)

  唐玄问一句,于三儿的身子便往下缩上一寸,实在答不上来,几乎哭了,“小的、小的不知,从未见过别人,只有赵、赵爷……”

  话没说完,就真吓尿了。

  浓重的腥臊味逸得满屋子都是。

  木清差点吐了,扭头对唐玄说:“怂成这样,看来是真不知道。”

  唐玄沉着脸,狠狠地朝于三儿抽了一鞭子,“这一鞭,是替司南抽的。”

  于三儿白眼一翻,吓死过去。

  唐玄并没打算放过他,让人把他泼醒,继续问。

  木清纳闷道:“老大,你觉得赵德说的那个‘贵人’会不会是赵兴?”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那小子仗着有皇后娘娘撑腰,横成那样,若想要司家酒楼,八成会明抢,不该这么委婉才对。”

  唐玄没说是或者不是,只是摇了摇头,道:“他们想要的不是酒楼。”

  他查过,司家出事后,司家酒楼被一个叫刘衡的人买下了。

  刘衡是司旭旧友,两个人因为酒坊的事生出嫌隙,好多年没联系。这人虽说有些资财,却只是一介商人,不可能是赵德的“贵人”。

  所以,赵德拐弯抹角地设计司旭,八成不是为了酒楼。

  “那是为了什么?”木清想不通。

  “你觉得呢?”唐玄反问。

  木清大大咧咧地说:“要么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要么就是为了女人……”

  说到这里就管不住嘴了,“不是吧,赵德的那个‘贵人’该不会看上月前辈了吧?要不,就是司小哥?”

  唐玄目光一冷。

  木清吓得往后跳了一大截,“我错了、我瞎说的,老大千万压住火,我给月前辈道歉,给司小哥道歉磕头道歉,成不成?”

  唐玄:“磕。”

  木清苦下脸,“真磕啊?”

  唐玄静静地看着他。

  木清简直要哭了。

  他从十岁起就跟在唐玄身边,比谁都清楚,当他这么看着人的时候,被看的人就离倒霉不远了。

  木清重重地叹了口气,只得恭恭敬敬地朝东边深深地揖了一礼,“月前辈、司小哥,清无状,二位多担待!”

  说完侧过脸,讨好地看向唐玄。

  唐玄依旧静静地看着他。

  木清苦下脸,腰依旧深深地弯着,“对不住了,您二位别跟清一般见识。那什么,月前辈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司小哥……”

  “不必。”唐玄打断他。

  完了还沉着声音强调:“他用不着你照顾。”

  木清:……

  你是老大你有理!

  唐玄丢下他,走向另一个院子。

  那边关的是跟赵德一起去火锅店闹事的那批差役。

  赵德跑了,他们却跑不了。

  不过,也问不出什么就对了。

  这些人说到底都被赵德坑了。

  唐玄转了一圈,收获了一波惊恐的眼神就出来了。

  其实,唐玄有一个猜想。

  倘若赵德真是私盐贩的“上峰”之一,那他当初陷害司旭八成不是为了侵吞司家酒楼,而是为了借此拿下这个“客户”,长久售卖私盐。

  上次皇城司端了一个贩盐的窝点,顺带查出,内城圈少说有三成的酒楼食肆都在暗中用私盐。

  有些人是为了省钱,更多人却是被逼无奈,私盐贩子有各种各样的手段逼他们就范。

  从这一点来看,赵德这次找司南的麻烦,多半也是为了让他买盐。

  暂时只是猜测。

  司家酒楼的事,唐玄暂时不打算告诉司南,一来不想气到他,二来……

  如果找不到司旭被陷害的证据,刑部势必会以“司家酒楼勾结私盐贩子”结案。司旭不在,官府八成会抓司南顶罪。

  这样的事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屡见不鲜。

  狄青大将军当初就是代兄受过,才被逮入京,成了御马直的一个小骑兵。

  因此,唐玄想亲自查出真相,护住司南。

  他从皇城司出来,破天荒地没去火锅店,而是入了宫。

  文德殿。

  包拯又在催赵祯立太子。

  赵祯气得不行,又不忍心骂他,干脆卷起袖子堵上耳朵,嗡嗡地说:“不听不听,老包念经……不听不听,老包念经……不听不听,老包念经……”

  包拯早就习惯了,腆着脸凑到他耳边吼:“官家不愿听,是不是因为臣说得不动听?不然这样,臣把它编成小曲,唱给您听成不成?”

  赵祯拿袖子甩他,“滚滚滚,听你唱一曲,管保折寿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