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167)

  倘若司家郎君变成小娘子,配给自家玄儿也不错!

第61章 当官?

  司南长得讨喜, 声音清亮有活力,简简单单的菜色,从他嘴里说出来, 愣是多了几分滋味。

  赵祯感叹:“倘若朝堂上能多几个这般讨喜的少年人,而不是一帮整天唠唠叨叨的老头子, 多好。”

  包拯黑脸, “官家, 臣觉得您这话别有深意。”

  赵祯笑眯眯, “包卿, 别那么敏感嘛!”

  包拯别开脸,默默考虑怎样拒绝请一个嫌他老、嫌他唠叨的官家吃火锅。

  赵祯同样在琢磨, 怎样才能把讨喜的少年郎拐去做官。

  “司小娃, 中秋宴的事玄儿跟你说了吧?”

  司南忙道:“说了,正要叩谢官家给小子这个机会, 您放心,小子一定好好干, 不辜负您的期望。”

  赵祯摆摆手, “先别忙着谢, 还有一样,他没说吧?”

  司南的笑顿僵在脸上,该不会要变卦吧?

  赵祯笑呵呵:“别紧张, 是好事。”

  司南小心翼翼, “敢问官家,是何事?”

  “来当官吧, 殿中省的七品官,在御膳所当差,可好?”

  司南顿时苦了脸, 不好,一点儿都不好!

  他是真不想当官。

  旁人只看到了为官做宰的光鲜,却不去想他们遭受的磨难、承担的责任。

  不说别的,就说这御膳所,做个饭都不得自由。所需食材要提前一个月做预算、写报告,层层审批,钱发下来有人贪个污,有人抽点成,万一出了事,脑袋全搬家。

  司南喜欢做火锅,只是喜欢这种开店升级、服务顾客的乐趣。赚钱,养娃,娶郡王,这才是他的目标,当个小官熬资历不是他的追求。

  看着司南的小苦瓜脸,唐玄心疼了,“他不喜欢,别吓他。”

  “怎么能叫吓呢?明明是邀请。”赵祯遗憾地摇摇头,“少年人,怎么能没点追求呢?”

  司南赔着笑脸。

  我有追求,我可有追求了,说出来怕您打我!

  “算了算了,不当就不当吧!”赵祯摆摆手,“官不当可以,中秋宴得办好了,膳食这块就交给你,小脑袋瓜里有多少主意,尽管拿出来。”

  司南一呆,“敢问官家,这是何意?”

  包拯对他印象不错,好心提点:“官家这是提携你呢,届时要跟礼部一起筹办中秋宴。”

  司南第一反应是兴奋。

  唐玄早跟他说了,中秋宴不仅会请各路属官,还有他国来使,到时候为了了解他们的口味,少不得亲自去跑。

  别人觉得辛苦,对司南来说却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火锅店最需要什么?

  配菜!

  各种花样的配菜!

  越多越好吃!

  大宋食材本就匮乏,汴京常见的就那么几样,倘若能跟不同地方的人接触,他就有信心找到更多食材!

  这些人和普通商人还不同,他们都是读过书、见多识广的,对司南更有用。

  明明心里已经兴奋得放起了小烟花,然而,为了在长辈面前树立一个谦虚谨慎好少年的形象,司南还是弯了弯腰,假模假样地推辞:“小子年纪轻,没见过大世面,怕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辜负官家的厚恩……”

  巴拉巴拉一大串,说得可漂亮了。

  赵祯笑呵呵:“你就说愿意不愿意吧?我想听实话。”

  “……愿意。”

  “这不就得了,好好干。”

  “谢官家!”司南笑嘻嘻应下。

  果然谦虚什么的,不适合他。

  赵祯看了眼唐玄,“本来还想让玄儿负责使臣接待,到时候你们俩少不了一起做事。他不乐意,就算……”

  唐玄突然道:“臣领旨。”

  赵祯:???

  “你不是嫌那些外国人麻里麻烦破事多吗?又乐意了?”

  “那是从前,如今臣大了,理应为官家分忧。”

  赵祯有点蒙。

  从前?不是前天才说的吗?

  大了?两天就大了?

  唐玄轻咳一声:“去点菜吧,吃完早些送官家回宫。”

  “好嘞!那暂时就上这些了,若是不够,随时可添。”司南笑嘻嘻地应下。

  说完却不走,鬼兮兮地看向官家,“小子能提一个要求吗?”

  赵祯笑呵呵:“说说看。”

  “吃完这顿您若觉得好,可否应允小子‘小小地’宣传一下?就说……咱家火锅连官家和包大人都爱吃。”

  赵祯笑笑,“那得等吃过了,若真好吃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