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51)

  二百文他们都已经觉得很贵了,怎么还两贯呢?能有人买?

  司南清清嗓子,请出三寸不烂之舌,“这桌子胜在精巧,下面嵌着机括,需要几块木头严丝合缝地拼到一起,一刨一刨做出来,极费工夫。”

  二百文只是手工钱,没算木料和运送费。汉子们实在,只想着赚个辛苦钱,却没考虑长远。倘若以后长期有人订,后山的树不够砍了,运送量大了,这钱怎么算?

  两贯钱,正合适。

  邻居大婶有些迟疑。

  两贯钱不是没有,就是略贵了。

  于三娘脑子一转,道:“清婶是想给二姐姐添妆吧?这么个精细物件搬到婆家,当真体面。”

  清婶被戳中心事,笑着说:“是啊,二丫下月出阁,想给她攒个体面的物件。”

  二娘故作羡慕,“那还挺合适,我瞧着这桌子是枣木的,厚实,稳当,十年二十年用着了,一准儿坏不了。”

  清婶迟疑道:“就是不知是否来得及?”

  “来得及。”崔实忙道。

  大不了让木头赶赶工,大伙都帮忙,能多卖一个是一个。

  两贯钱啊!

  村里人土里刨食十来年,都不一定赚得这么多。

  司南也道:“来得及,二姐姐那边是大事,先紧着她,郡王那个可以押后。”

  清婶微讶,“这……”

  这真是天大的体面了!

  从堂堂郡王手里饶出来的东西,往闺女婆家一摆,看谁敢给她气受!

  别说区区两贯,就是四贯都觉得值了。清婶当即订下一张,约好了半月之后送来。

  司南笑着说:“都是自家人,回头跟木头哥说说,在桌沿刻上一排喜字,再刷上红漆,就别加钱了。”

  崔实连连应下,高兴得合不拢嘴。

  清婶也很高兴,暗自想着司南可真不错。

  唯一不高兴的就是唐玄。

  只是,他高兴和不高兴的样子没什么差别,都是那副清清冷冷的模样。

  司南却瞧出来了。

  他不高兴的时候睫毛会稍稍往下垂半厘米。

  司南悄悄戳戳他,“真想要?”

  “嗯。”眼依旧垂着。

  “不用买。这不有两个嘛,原本是一对的,你要想要就搬走一个,我留一个就成。”

  唐玄抬眸,“一对?”

  “啊。”

  这下,不仅睫毛翘起来了,俊朗的眉眼也勾出好看的弧度。

  一对的。

第22章 自己人

  宴席备好了,新做的大桌子刚好用上。

  答应给唐玄的那个司南没动,妥善地放到三轮车里,想着明日亲自送到他府上,还能参观一下气派的郡王府。

  申时左右,小郎君们都来了,一个个穿着新衣裳,打扮得精精神神,过年似的。

  家长们为表重视,亲自来送,不经意瞧见那崭新的大桌子,还有桌上那一盘盘精致的菜肴,不由暗自点头。

  未及弱冠的小郎君独自掌着家,还能把事情办得这么大气、体面,当真叫人高看一眼。

  家长走了,小郎君们没了约束,更加活泼。都是五六岁的娃娃,小大人似的坐成一圈,瞧着满桌子漂漂亮亮的菜,眼睛直放光。

  啊,看起来好好吃!

  圆溜溜的小丸子!

  胖嘟嘟的虾饺!

  脆生生的青笋!

  哇,还有一个大大的肘子!

  一点儿腥味都没有,用筷子轻轻一碰就掉下来了,往嘴里塞一块……香香的,一点儿都不腻!

  司南和孩子们坐在一桌,自己顾不上吃,忙碌地照顾着小家伙们。

  唐玄坐在他旁边,时不时给他夹一口。

  司南也不讲究,觉得哪样好吃,就直接把脑袋伸过去,求投喂。

  唐玄貌似嫌弃地犹豫一下,最后还是会喂给他用自己的筷子。

  看着少年满身洋溢的开心劲,就连被一群麻雀似的小豆丁围着,唐玄都不介意了。

  大伙起初还挺紧张,只是瞧着唐玄神色平静,并没有任何瞧不起人的样子,这才渐渐放松下来。

  尤其是,看到他和司南相互夹菜,众人不由惊叹:燕郡王真好相处!

  如果木清听到他们的心声,白眼一准儿翻到天上去。

  与此同时,一位小郎君的母亲也在别处做客。

  宴席上,其他夫人都带着孩子,单她没有,旁人问起,这位家人便笑盈盈道:“说起来也是有趣,小小一个人儿,竟收到了同窗的帖子,一早换了衣裳,像模像样地赴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