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52)

  夫人们一通笑,“还真是稀罕……去的哪家?”

  “茶汤巷司家,他家小子说是要转学,请同窗和师长吃顿酒,作个别。”

  众夫人微笑点头,“倒是仁义。”

  “确实仁义,也实在。”想到孩子们每日的饭食,家长忍不住夸了起来,“那司家大郎开着个小吃摊,我家六郎的午食便是他做的,十文钱一份,怪好的。”

  “十文,能吃这么好?”

  “起初我也不放心,直到有一次六郎告了假,没去学塾,人家专门跑了一趟,给送家里来了。我打眼一瞅,有菜有肉有汤有干粮,大人吃都够了。而且呀,味道比那矾楼、凤仪楼的丝毫不差,这十文钱真是值了。”

  家长喝了口茶,欣慰道:“最可心的还是六郎喜欢,每日回来都要夸上一回。”

  夫人们轻声慢语地说了起来

  “可是州桥那家小火锅?”

  “近来在京中颇有名气。”

  “满庭芳的行首们都争着买。”

  “我家那位给我买过一回,怪好吃的。”

  “……”

  其中有位姓李的夫人,是若水书院的山长徐大儒的发妻,听到这话,不由留了心。

  回家后,李夫人同徐大儒说起此事,“前日你不是还说书院缺个厨子吗,不如让这司家小哥试试。”

  徐大儒向来尊重发妻,听到这话郑重地点点头,“改日我去见他一见,若果真人品正直、手艺又好,便如夫人所言,雇了他。”

  李夫人笑笑,“倘若他能待下,夫君就再也不用为书院的饭食发愁了。”

  徐大儒摇头失笑,读书几十载,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却搞不定学子们的胃口。

  茶汤巷。

  宴席结束,小郎君们兴奋得不想回家,央着司南要坐三轮车。

  司南假装为难,等着孩子们抱着大腿甜甜地叫哥哥,他才哈哈一笑,心甘情愿当起了司机。

  小郎君们悄悄说:“真羡慕你有个好哥哥。”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二郎撑着面子,实际嘴角快要咧到耳后根了。

  送客的时候,大伙一致默认应该第一个“恭送”燕郡王。

  司南摆摆手,“不用,他不急,最后一个走就行。”完全没拿唐玄当外人。

  唐玄勾着唇,睫毛明显地向上翘了一丢丢。

  客人们都走了,天也黑透了。

  司南点了一盏防风灯,挂在草棚上,昏黄的烛火微微颤动,映着少年忙碌的身影。

  司南哼着歌,揉了块面团,拉成细丝,清汤煮熟,淋上鸡丝,舀上香菇酱,再点两滴香油,撒一小撮葱花,香喷喷的鸡丝香菇面就出锅了。

  “知道你没吃饱,单独给你煮了碗爱心面,感不感动?”

  唐玄微微一笑,动了动身子,“敢动。”

  司南:……

  不行不行,他污了。

  一本正经搞笑的郡王大人,好……好可爱!

  司南一边刷碗一边笑,差点一头扎进洗碗盆里。

  好大一盆碗,叠起来比他腿都高。司南却不嫌累,一边唱着“洗刷刷”一边欢快地刷。

  唐玄原本想帮忙,被司南无情地拒绝了,只得坐在石桌旁,伴着月色,就着小酒,吃着爱心面,看着可爱的少年,比什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之类的惬意多了。

  人间烟火,方才醉人。

  司南突然大叫:“偷虾贼来了!”

  话音刚落,唐玄便抓起竹筐,将那团毛绒绒的小东西扣住了,动作快得只瞧见一道残影。

  “好厉害呀!”司南眼睛眨啊眨,满眼都是小崇拜。

  唐玄轻撮着指肚,第一次觉得十几年的功夫没白练。

  司南提着风灯,兴冲冲凑近竹筐,“果然是黄鼠狼。知道我家做好吃的,坐着晚班车来的?”

  小家伙不理会他的调侃,慌乱地转着圈,还拿尖尖的爪子抓挠着竹筐,想要冲出去。

  别说,还挺好看。

  黑色的背毛,油亮亮的,从下巴到尾巴是一水的白色,眼睛黑溜溜的,扁扁的脑袋一歪,挺像《驯龙高手》里的没牙仔。

  司南逗它:“不是会放臭屁吗?怎么不放?”

  “这不是黄鼠狼。”唐玄指向墙角,“想来是白鼬。”

  司南一看,“哟,还带着女朋友来了。”

  墙角躲着的那只小了一圈,从头到脚毛色雪白,只有尾巴尖是黑色的。

  “白色的就是白鼬吗?”

  唐玄摇头,“会换毛,这只……想来是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