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强硬地说:“母亲不要再说了, 你要是想害死咱们一家, 只管把这东西留下!”
要不是怕贸贸然烧了会出什么问题, 元春就自己留下, 等贾王氏走后点灯烛烧了。
贾王氏有些讪讪, 有些恼怒, 觉得自己一片苦心,女儿却不能理解:“我也是为你好。你说你也老大不小了,还不容易怀了这一胎, 却偏偏还有两个和你抢风头的。这孩子呀,多了就不受爷们重视了。”
元春被贾王氏气的眼眶通红:“太太这是什么话?我在这府里如履薄冰的,脚跟儿都没站稳,巴不得王妃、侧妃们都怀了孩子呢。不受重视?不受重视才好呢。”
——说什么她老大不小了,她也的确是老大不小了。如果不是当初府里为了博前程,把她送进了宫,她如今孩子都满地跑了。
只元春到底还是体谅母亲,不愿说这些扎她心窝子的话,便把这口怨气自己咽了,憋得眼泪都出来了。
饶是如此,她突然爆发,还是吓了贾王氏一跳。
贾王氏抿了几下唇,妥协般地叹了一声:“罢了,罢了,你大了,翅膀硬了,我也管不了你了。”
这话说的更是不像,元春忍着气道:“陪太太说了半天的话,我也累了,想必太太家里还有事,就先请回吧。”
被女儿下了逐客令,贾王氏脸都僵了,也忍着气,起身走了。
元春怕她再如上一次一般,来一出不告而别,特意让那嬷嬷领着她到王妃那里告退,让贾王氏又生了一场气。
她在元春这儿没讨到半点儿便宜,反而落了一肚子气。
可回了荣国府之后,话里话外却都是在吹嘘元春受宠,还有元春孝顺,让她帮忙问候老太太和贾政。
贾史氏听得乐呵呵的,一个劲儿地说好,拍着贾王氏的手说:“元姐儿这回要是能一举得男,我也就放心了。”
贾政也是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听了贾史氏的话,连忙起身,惭愧道:“老太太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操心我们,儿子真是不孝至极。”
贾史氏很是受用,一脸慈祥地说:“你们都好了,我老婆子也就好了。我这一辈子呀,就是劳碌命,总有操不完的心。”
偎在贾史氏怀里的宝玉左右看了看,举着一块儿绿豆糕递到贾史氏嘴边:“老祖宗,吃。”
三岁的宝玉,说话已经顶清楚了。
喜得贾老太太一把搂住,心肝儿肉地一阵揉搓。
贾宝玉小脸儿红红,扭股糖似的一阵不依。
如果不看在一旁撇嘴、翻白眼的贾赦四口,这可真是三代同堂的一家子。
甄氏拧住贾琏后腰上的一点儿软肉,刷刷朝他甩了两个眼刀子。
准备上前说几句讨喜话的贾琏立时就怂了,缩着脖子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等晚些时候,小夫妻俩回了自己的屋子,甄氏似笑非笑地看着贾琏:“你是不是觉得元春受宠,就想凑上去沾沾光?”
贾琏讪笑道:“咱们总是一家子,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
甄氏冷笑了一声:“你信不信,若元春真得了势,二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咱们大房踩在脚底,再也翻不了身!”
贾琏一惊,迟疑道:“不至于吧?”
但想想自从甄氏进门,二叔和二婶暴露出来的真面目,这话他自己说出来都觉得底气不足。
甄氏更是冷笑连连,末了,带了点儿嘲讽地说:“说什么元春受宠,也就是欺负咱们家门路不广。稍稍进宫打听打听就知道,忠敬王府里最受宠的,可是王侧妃。怀孕八个月的大肚婆,忠敬郡王还隔三差五地去看看,哪里是元春能比的?”
贾琏一怔:“真的?”他还真不知道。
甄氏道:“我经常进宫给贵妃请安,这些话题都是听腻了的,还能有假?”
贾琏若有所思:“那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和王家走的近一点儿?”
和一心巴望着九皇子和甄贵妃的甄氏不同,贾琏其实更看好太子和三皇子这两个。
九皇子的势力虽然也大,但和前面这两位一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一听这话,甄氏就炸了:“琏二,你这是什么意思?想脚踏两条船?”
“娘子,你冷静点儿,冷静点儿。”贾琏急忙安抚她,“我这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小家嘛。”
甄氏不依不饶道:“你得给我说清楚。”
贾琏道:“以前是不说了,咱们俩大人,怎么着都行。可如今不同了。你已经有了身孕了,咱们就算为了孩子,也得多想想不是?”
孩子是似乎是每个女人的弱点,贾琏一提到孩子,甄氏立马就泄了所有的气势,认真听贾琏分析几位皇子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