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要求女子贞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才是人人称道的大家闺秀。
特别是甄氏出身的江南,有些人家的小姐,从小就裹脚,养在绣楼上,直到出嫁时才由兄弟背下来,从一个后院,转移到另一个后院。
很多时候,并不是女人真的蠢,只是她们接触外界的渠道几乎被封死了。
没有相应的信息,她们又能做出什么有利的判断?
还不是家里男人说什么,她们就认为是什么?
从前,甄氏了解这些东西的渠道是自己的父兄,自然觉得他们甄家势大,有甄家支持的九皇子定然也是比太子都强的。
可多,如今听着贾琏细细的分说,她才猛然发现,九皇子的势力比起太子和三皇子来,还是很有差距的。
一时间,甄氏六神无主:“那……那咱们和甄贵妃走的这么近,日后若是……咱们家岂不是也得跟着倒霉?”
要不怎么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呢,这女儿嫁了人之后,心果然是会慢慢偏向夫家的。
甄氏又不像凤姐儿一般娘家没有兄弟,在家时父母再宠她,总也越不过兄弟去,她自然不会事事都为娘家考虑。
就像贾琏说的,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这个小家,还是她肚子里还未出世的孩子。
贾琏安抚道:“娘子别急,圣人龙体康健,以圣人对九皇子的宠爱,咱们暂时是无虞的。”
甄氏慢慢放下心来,暗暗思索贾琏的提议:是不是要尝试着与王家交好?
贾琏夫妻这里有商有量的,倒也情谊融融。
贾王氏那边却是要呕死了。
原因无他,是贾政的通房怀孕九个多月,今日正好瓜熟蒂落,要临盆了。
这年头,为妾的固然艰难,做正妻也没好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单只妾室怀了孕,正妻还要操心照料;妾室生产,正妻也得在外面守着就够让人恶心的了。
贾王氏绷着脸坐在产房外,听着里面一声比一声更凄厉的叫喊,暗暗诅咒里面一尸两命。
贾政并不在,可贾王氏却让人对里面生产的通房说贾政来了。
这通房为了博取贾政怜惜,可不就是可着劲儿地叫喊?
贾王氏心头冷笑:“喊吧,喊吧!最好是喊得没了力气,生不出来才好呢!”
这时,周瑞家的匆匆赶了过来,贾王氏问:“老爷怎么说?”
周瑞家的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老爷斥了我家那口子一顿,说产房乃不洁之地,他怎么能来这种地方?这下太太可安心了,老爷对这小蹄子,并不看重。”
她是急着在主子面前邀功,却不期然地让贾王氏想起了她当初生产的时候。
那时候,贾政也是这个借口,并不肯过来。
贾王氏深吸了一口气,对周瑞家的道:“都这个时候了,让人摆饭吧,我就在这儿将就吃点儿。”
见她脸色不好,周瑞家的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再不敢胡乱奉承,亲自去传饭了。
饭菜很快就抬过来了,满满的两大桌子,肥鸡大鸭子就不说了,贾王氏基本就是看看。
因着今日件件事情都不顺心,她的胃口也不好,让人给她盛了一碗酸笋鸡丝汤,就着吃了半碗碧梗米饭,时令的小蔬随意拣了几口,便让人撤下去了。
“行了,”王夫人对周瑞家的道,“你也忙活了一天了,下去吃点儿吧。”
这是体恤周瑞家的,方才那些菜几乎都没动过,自然是要底下人分的。
虽然周瑞家的吃的早晚,旁人都会把最好的留给她,但到底放得久了,口感有失。
周瑞家的感激地应了一声,下去用饭了。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和玄学木有缘分,但还是想再蹭一回!
今天的作者菌,依然是这么勤奋,可以期待评论、收藏、营养液和霸王吗?等史氏再次进忠敬王府看望凤姐儿的时候, 凤姐儿才知道,爽利的三姑娘敏探春出生了。
史氏道:“那赵氏也是个有本事的,硬是养得足了月才平平稳稳地生了。那政二老爷抱着那三姑娘,喜的跟什么似的, 当即就把赵氏提做姨娘了。”
“那我姑妈呢?”凤姐儿明知故问。
史氏道:“她还能如何?毕竟是生育有功, 只得更贤惠点儿, 提议把伺候政二老爷最早的周氏也提做了姨娘。”
凤姐儿挑眉:“我这姑妈也学聪明了。”
史氏笑着睨了她一眼:“促狭!”却并无责备之色。
大夏自有律法, 像贾政这样的五品官,最多只能有两个正儿八经的妾室,也就是常说的“姨娘”。
通房什么的, 那是不计在内, 也没什么实际地位的。
赵氏生育有功, 提做姨娘已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