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李泰少有表露,只是在看到那篇列为上等的赋文时才忍不住拍案叫绝,要摇头晃脑地读上一读。
礼部侍郎这些天也生生瘦了一圈,在往最后那张试卷圈上评等后,总算意味着这持续许久的批卷已然完成。李泰眼神奇异地看着礼部侍郎率人把这三十份试卷封箱,亲手贴上封条后,等待明日送往圣人殿前。
“殿下。”那李姓宦官在李泰的背后站定。
李泰回过神来,含笑同其他诸位礼部的官员辞别,就溜达达离开礼部,寻常得一如从前的模样。
有员外郎感慨道:“之前只远远看过魏王殿下,还以为这般天之骄子必定是矜傲有加,没想到这些天魏王殿下与我等同进同出,吃苦耐劳,全没有坊间所闻之模样,当真是耳闻不如眼见啊!”
旁有人连忙点头赞同,和着刚才员外郎的那句话,“那坊间的传闻自来是听听就算了,难道还有谁当真话不成?要是那些下九流的传闻是真的,那母猪都会上树了。”
“好了!”
刚才还眼里含笑送走魏王的礼部侍郎训斥了一句,冷冰冰地说道:“魏王殿下乃皇子,可不是能肆意背后妄议之人,皆给我谨言慎行!”
“是”
待他捧着箱子亲去了尚书的屋舍,才有人敢流露不满,不过在这礼部中,侍郎就是仅次于尚书的位置,还没谁真的敢在开口反驳,只都低头各自善后去了。
礼部尚书李道宗乃是圣人的族弟,从前跟着圣人在外出生入死。眼下就算是身处尚书的位置,还是轻易就能让底下的官员安分肃然,不敢有任何的不敬。
礼部侍郎把箱子双手奉上,轻声说道:“尚书,此乃今岁的科考进士科前十名的试卷。”
李道宗此事全权交给了侍郎去做,闻言便含笑道:“如此甚好,不过刚才你在外头说些什么呢?听着有些吵闹。”
礼部侍郎欠身,“让他们莫要在背后妄议魏王殿下。”
李道宗闻言,稍显花白的胡子在嘴唇的部位动了动,就像是在努嘴,片刻后他摇头笑道:“青雀可不是什么好易与的脾气,来这礼部也不知道打着甚鬼主意,分明是冲着我在这里……陛下也由着他胡来。”
这话李道宗说得,礼部侍郎他们却是说不得。
前两年李道宗就已经是礼部尚书,更有江夏王的封号。却因为贪贿而被陛下罢免,可不过几年,却又重新起复,重回礼部尚书的位置。这到底是宗室,与普通的官员还是有些不同。
“莫去管他,稍加束缚底下的官员,别去掺和太子与魏王之间的事。”
李道宗意有所指地说道。
“是!”
…
翌日。
常朝结束后,李世民与太子一同回殿,路上正还说着方才朝中的事情。待回了殿后,有留守的侍上前来,把那礼部专门奉上来的箱子送上。
那上头贴着的封条,就正是为了表明这一路上并无其他的拆封。
太子望着这贴着礼部封条的箱子,饶有趣味地说道:“阿耶想亲自阅卷?”
在这礼部的常科中,倒是少有听说圣人会亲自阅卷,毕竟后头还有个制科,能参加的考生都是通过常科的考生,故而往往仅有的几次圣人亲自阅卷,都是在制科上。而且这也如同前几年的举孝廉一样是偶尔才有的事情,并不会成为定律。
李世民含笑说道:“毕竟今年改动不少,我也想看看这挑选出来的才子究竟如何。今年的名额倒是宽松了些,不知道礼部所送来的试卷是如何。”
他看着站在他身旁面容俊秀的太子,轻笑着说道:“高明何不如与我一起看看?”
太子欠身说道:“阿耶所言甚是。”
那封条不过是薄薄的纸张,轻轻撕开也就没了。李世民亲自打开箱子,自里面取来已经被礼部评等的试卷。这分作三堆的试卷看来薄薄,在最上头分列着被评为上等的试卷。
李世民不过看了一眼,就笑了起来,“怨不得当初你提议要把所有的试卷都誊抄一遍,然后再行批改。就现在看起来压根就认不出这些试卷背后究竟是哪一个学子写的。等评等结束后,去除了糊名再仔细辨认,虽然这一道是麻烦了些,倒也的确是能避免舞弊。”
太子淡淡地说道:“虽然是能减少舞弊的可能,只是若有人专门研究其中的漏洞,还是能再寻出些门道来。”毕竟考试的规矩才诞生了这些年,不断的改进不过是为了堵住漏洞,让这作为挑选人才的路径更公平清明些罢了。
圣人抬手取出来那上头的一等,正是杂文一项。
这无疑是李世民有些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