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_作者:小小桑(211)

2020-11-23 小小桑

虽违合,却不让人生厌。

花致远也对他微微颔首。

安三勇又读了一些,大多都是五百两到一千五百两之间,超过一千两的都是些没听过的名字,想也是那些行商出的价。

而溪江镇上,出价最高的就是十五两了。

最终,那位谢家的大少爷谢全安以两千两的价格拿下卤肉的方子。

等众人都散去,花致远才朝刚被众人恭喜过的谢全安走去。

二人互相见礼后,花致远道:“不知谢先生是亲自去灶间我让人将如何炒制方法示范一番,还是谢先生去叫人来学?”

谢全安笑:“两千两买来的方子,当然是要自己学到手里,谢某祖上出过御厨,谢某虽不才,做菜的手艺倒是没丢。”

花致远便将人后面,已准备了一头宰杀好的猪肉,只等着把人教会了算。

谢全安也知情识趣地将准备好的两千两银票奉上,花致远这才喊来安柳,一步步操作都示范给谢全安。安柳教的认真,谢全安学的仔细。不懂的地方就问,安柳也不厌其烦地教,甚至有时怕他记不住,不待他问就已经反复强调几遍。

不多时谢全安就都记下了,等安柳将猪肉下锅后,又将料包当着他的面装好也下到锅里,谢全安也亲自动手做了一锅,料包也是他按着安柳说的那些自己配的,反复确认没有差错后,想要拿纸笔过来记下之前的操作,花致远却拿出一张之前记下的方子递了过去。

谢全安看过一遍后,上面事无巨细地都记的清清楚楚,比他自己记的还好,尤其是上面一手好字,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谢全安虽是商人出身,但自幼酷爱诗书,也养成一身书生气,之前就打听过花致远是秀才出身,见了他这手好字更起了结交之心,在等着卤肉卤好这段时间里,便与花致远谈论起学问来,一来二去竟有些相见恨晚了。

两锅猪肉前后都卤好了,谢全安先尝了安柳卤出来的,虽没经过一夜在汤水里泡过,还不是那么入味,但味道已然很好了。

再尝过他卤的,没有什么差别,显然是他学的很成功了。

安柳道:“我与谢先生卤的这两锅肉都是新煮的卤水,若是有老卤一直用着,卤出的肉味会更香,除了猪肉,这煮水还可以卤鸡、卤鸭、卤菜,谢先生回去还可以再多琢磨琢磨,花样自然是越多越好。”

谢全安家祖上出过御厨,本身谢家开的买卖里也是以酒楼为主,老卤这些他都懂,连连朝安柳道谢。

全程都没有对安柳脸上的胎记显露出半点诧异,让安柳的心里很是熨帖。

学会卤肉方子,谢全安告辞离开花家米线铺,回到他们在镇上住的客栈,原本他只是去采买食材,路过溪江镇,听说花家米线铺子要卖卤肉的方子,他让人买来卤肉尝了尝,立时就被卤肉的美味给吸引住了,也就多留了几日,最后将卤肉的方子买下。

虽说谢家祖上出过御厨,但当初出名的菜传了几代,早已不能再吸引更多的老顾客,更有很多菜已经成了烂大街的菜式,而别家酒楼时不时就推出一道新菜,谢家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

虽然花家这个卤肉看起来糙了些,但味道是真好,这个卤水若是加以利用,也能卤出更多不同的种类,至少能让谢家的酒楼兴旺上一两年,这可就不是一千两、两千两的小钱了。

谢全安想要回去大展全脚,若不是此时天色已晚,他都想立即启程了。

早起,谢全安再到花家米线铺,将昨日卤好的肉热过,捞出,再尝味道,果然是齿颊留香。

谢全安再也等不及,花致远留他吃过早饭再走都不肯了,装了几篮子卤肉留着路上吃便告辞离开,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余梁府。

花家米线铺子的卤肉不能再卖了,有了两千两的花致远暂时也没打算让章琴再弄别的吃食,他要去县城一趟,除了把丰田庄买下,再有就是去县城瞧瞧,最好买离仙来酒家近的酒楼,没有酒楼买间铺子也成。

哪怕不如仙来酒家大,但只要一开张就能把仙来酒家的生意给抢了才好。花致远从来都不是心胸宽阔之人,虽不是睚眦必报,但像韩家这样有意与他们为难的人,不报复回去,最后不得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了?

能让他一家子心里不舒服,却又不能去报复的人,这世上也只有花老太太了,谁让那是亲娘了。

之前休沐时一家人去了县城郊外的庄子上住着,这回天儿也好了,雪也化了,不似之前那么冷,虽只休沐一日,花致远还是打算带着一家人去庄子一趟,顺便再去县城里走走,让孩子们也好好看看县城和镇子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