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那些孩子会继续来书塾,章琴母子几人想都没想过。
都在一个村子住了这么多年,对于村子里的人谁还不了解?或许有那么几家想要孩子们好好读书的,会想要继续让孩子们跟着花致远读书,但更多的人都会很乐意省下那丁点儿的束脩。
更不要说韩孝武告示上面明晃晃写的奖励,村人都爱打小算盘,又不指望孩子们因读书出人头地,读书不用束脩自然是好,若再有奖励可拿便更好不过。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花致远慢悠悠地从书塾方向走回来,身后跟着个小尾巴。
跑出去迎接亲爹回来的花睿转了一圈跑回来,“娘,爹让你去做点儿好吃的,中午留狗蛋儿哥在家里吃饭。”
同花致远回来的小尾巴正是唯一想要留在书塾里读书的狗蛋儿陆卓。
小家伙一进院门就恭敬地给章琴见了礼,口中叫了声:“师娘!”
章琴又是欢喜又是愁,这小子肯定是不愿去韩孝武那里读书,可就他一个人了花致远还要教吗?
不教良心上过不去,教吧,为了他一个人,别的啥事儿也做不成了。
但花致远让给陆卓做些好吃的,章琴也便笑笑,“狗蛋儿,你中午就别走了,留下来吃饭。”
陆卓向章琴道了谢,章琴便带着花盼盼去了灶间。
昨日熬的骨汤只用了一点儿,剩下的一早章琴就给又热过了,鸡肉猪骨都捞了出来,鸡肉被撕成一条条的肉丝,猪骨上面虽然剔得很干净,但熬得久了上面也能撕下来一些肉,那么一堆猪骨,倒也剔了有一大盘带着筋皮儿的肉。
章琴想着让花喜喜去屋后的那块地里摘几个辣椒和两个萝卜,打算中午炒个拆骨肉,再用骨汤炖萝卜汤,煮点米线泡上萝卜骨头汤,别提多美味儿了。
昨儿她送到书塾那一桶米线,可是把孩子们的馋虫都勾出来了,原本她还想骨汤不易存放,今儿再多做些送过去,但眼下瞧着倒是不用了,自家吃可是要吃好些日子了。
花家今日的午饭吃得早,别家烟囱上刚冒起袅袅青烟,花家人已经围坐在桌边了。
一大盘辣椒炒拆骨肉,一大盆骨汤炖萝卜,六碟章琴之前泡制的各种泡菜碎,每人盛了一大碗米线,舀些酸酸甜甜的泡菜碎,别提多美味。
陆卓闻着香味口水就在嘴边打转了,但跟着花致远读了两年书,该懂的规矩都懂,一家吃饭自然是要等家中老人先动筷。
花老太太闻着香味也忍不住口水,但还是矜持地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到嘴里,咸鲜香辣,不得不说这个儿媳性子软了些,做吃食的手艺是真的好,再有花盼盼时不时想出的鬼点子,一家人倒是有些口福。
花老太太撇着嘴点了下头,刚想点评一下这辣椒炒的拆骨肉还不错,这道菜往后也做得,花致远已招呼陆卓和孩子们动筷,花家的孩子们的筷子也纷纷落下。
花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愠色,明明她总拿城里员外家的规矩来教家中的孩子,可瞧这一个个猴崽子似的,她都不好意思说是她教出来的了。
从前瞧着狗蛋儿这孩子是懂事儿的,咋见着好吃的也跟头狼似的?一顿饭吃得如风卷残云,花睿几次想说还是娘做的饭菜好吃,之前娘做月子时那几只鸡给奶奶做都白瞎了,可看花老太太沉着脸,气哼哼地夹菜扒饭,还是把到嘴边儿的话吞了回去。
毕竟在奶奶没把钱都给了别人之前,对他确实是真心好。虽然现在都变了,他对奶奶不亲了,奶奶对他也爱理不理,他怕哪句话说的不好,奶奶又要为难娘。
爹说多说多错,那他还是不说了吧。
吃过饭,陆卓再次谢过章琴的款待,又赞了章琴的厨艺这才告辞离开。
等陆卓走远了,花致远才和章琴回到房中,商量去镇上摆摊一事。
“我同狗蛋儿刚说过了,书塾里只来了他一个,我琢磨着就他一个怎么着都能教,到时你去镇上摆摊,我与你同去,就让他往后跟在身边帮忙,闲时教教他读书,就不收他束脩了,到时再给他几文钱做工钱。”
章琴‘啊’了声,“你说不收束脩就不收吧,咋还得给工钱?咱们还没赚到钱,倒是先给出去了。”
花致远笑,“瞧把你小气的,总不能让孩子跟着做白工吧?我是他夫子,又不是土匪。再说那孩子能干,做起事可抵得上一个大人了。”
章琴一脸心疼,“我也不是小气,就是心疼钱。你想咱们生意还没做起来,做不做得成都不好说,你就先把工钱支出去了?万一赚不回来呢?你们男人做事就是不会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