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时,程家在韩家家产被抄没一半之后也迅速发展,虽势头不如花家,但因有底子在,这些年也挣得盆满钵满,同样每年交上去的税也叹为观止。
可偏偏这两家皇商关系渐渐紧密,生意上也时有合作,让原本一些看花家崛起不满的皇商却是连下手的胆量都没有。
除了两家皇商的势头无挡,民间仿佛一夜之间出现的陆氏商号也迅速成为商界新贵,虽然见过陆氏商号东家的人没有多少,但陆氏商号的税收不但让皇上满意,同时也尽力造福当地百姓,很快陆氏商号所在的南方某府便成了最富庶之地。
三家商号呈三足鼎立之势。
韩家在经过韩惜月闹出的那些事情后被抄了半数家产,老一辈的人故去后,新一辈的又大多不顶事,韩孝武虽迫不得矣接手韩家,但在经商上完全没有天赋的他,完全撑不起韩家,最后干脆骑着马,扛上枪跑军营里参军去了,不过一年时间竟也混成个小军官,很受将领的赏识。
而韩家群龙无首,剩下的又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不到一年光景,整个韩家便分崩离析,很快就将剩下的半数家产也败得七七八八。
皇上的身子经过御医们精心调理,又拖了两年多,终究是油尽灯枯了。
临终时皇上一手拉着淑妃,眼睛闭得紧紧的,嘴里念叨的却是皇后的名字,淑妃听的心酸,但她一直知道皇上宠她,护她,也是因为她长相酷似皇后。
至少,皇上临终前还让太子在他驾崩后封她做太后不是?比起别的宫妃,她也算是幸运了。建庆三年夏,北方突发大水,翰林院侍读学士乐彬奉旨前往北方赈灾。
赈灾之时斩杀贪官十余人,因赈灾有功,年仅二十二岁,被任命泰石府知府,任期三年。
同时奉旨娶皇商花家长女为妻。
乐彬,乐相之孙,自幼聪慧,有神童之称。
十六岁殿试榜眼,入翰林院编修。
二十岁升任侍读学士。
二十二岁便官居四品。
若说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之前关于他有隐疾的传闻,而随着成亲之后,这个传闻就一日没有消停,都在鄙夷第一皇商花家,为了高攀乐家,竟将长女嫁去守活寡。
直到小乐夫人花盼盼在二十一岁那年生下一女,还有人怀疑这孩子的爹到底是不是小乐大人。
一反之前对外面传闻都不屑一顾的态度,这一回夫人头上被泼了脏水,小乐大人不再沉默,当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不知多少个对乐家那些事津津乐道的人被打成猪头后,终于没人再敢嚼乐家人的舌根。
同时传出的却是之前那些传闻只是为了挡住扑上来的狂风浪蝶,小乐大人对夫人情深意重,历经种种考验终于抱得美人归。
而这日,抱着闺女要出门逛街的花盼盼,迎面遇到从府里出来的一个媳妇,,愣了一会儿才咬着牙叫了声:“四壮?”
被唤做四壮的前丫鬟听了转身就跑。
她不就是陪自家夫君过来办点事儿,都尽量躲着了,怎么也没想到会和夫人在府门前遇上。
花盼盼见越喊越跑,吩咐身后的几个婆子去把人抓回来。
直到看到四壮被几个婆子按在地上求饶,花盼盼才满意地扬了扬下巴。
虽然早猜到她是乐彬安排到她身边的,但之前没逮到把柄就当不知道好了,这回被抓个正着,不收拾她一顿可消不了心里这个恨。
在花盼盼身后的黄莺儿一阵好笑,连着她身后跟着的闺女也跟着笑。
她如今都是四个孩子的娘了,大儿子已经八岁,看上去就是个温柔妇人,可花盼盼呢?二十二了还一如当年的少女模样。
晚上乐彬办完公事回府,先回了他和花盼盼住的院子,却被一把铁将军把门,一头雾水的乐彬不知哪里得罪了他家的母老虎,喊了几声门也没人应,干脆就先到书房里看看书,反正花盼盼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后心疼他的还不是她?
结果到了书房外,就见书房外的树上绑了个女人,嘴被堵着,旁边站的那个正是他派往外面做事的管事,正拿着一把扇子给树上绑的女人扇飞过来的蚊子。
乐彬皱眉,“这是怎么了?”
管事回头,往乐彬面前一跪,“大人,我家花儿当年也是奉大人之命去夫人那边侍候,就是有错也无恶意,求大人去和夫人说说,就放过我家花儿一回吧。”
乐彬仔细一看,也认出树上绑着的正是当初他派去花盼盼身边的那个丫鬟,一时有些尴尬,同时也明白花盼盼为何院门上锁了,这哪里是真和那个‘花儿’生气,这是等着他去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