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作者:老衲不懂爱(353)

2018-03-12 老衲不懂爱

  “嗯,起来吧。”崇正皇帝的声音从周颐的头顶传来。

  “知道朕找你来所为何事吧。”崇正帝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周颐,看不出喜怒。

  “启禀皇上,微臣知道,是为了元平府决堤一案。”周颐恭敬的答道。

  “没错,今天有人对朕说,你心性坚定,有大智,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这次调查贪污舞弊案正好能给你成长的机会,但朕知道,他们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好心……”

  周颐猛地抬头。

  “你在想朕既然知道,为何还要下旨要你负责是吗?”崇正帝看着周颐。

  周颐恭敬道:“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无论皇上让微臣做什么,都是应当的。”他的眼神,还有话语都无比真诚。

  “哈哈哈,好”周颐的这几句话让崇正帝笑出声:“不错,周颐,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满朝的文武大臣朕一个都不信,就信你,朕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若想成才,不经过磨练怎么行?你放手去做,朕就是你的后盾。”

  周颐听了一通老板激励的话语,他也“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后,从御书房退了出来。

  若是一般的职场菜鸟,听见大boss这样说,那还不像打了鸡血般,拼命做出一番成绩,但周颐却远不是那样的愣头青,喊几句热血口号容易,但真要真刀真枪的上去干,一个弄不好,洒鸡血就变成了抛热血了!

  而且他听崇正帝说“他们”,便代表怂恿他当这次钦差的还不是一帮人,只怕那个乐呵呵的老好人般的杨知文也在这里面出了一把力气吧。

  不,也许人家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只是因为他不听话,人家便想吹口气将他灭了。

  周颐想到这里,冷笑出声,老子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既然对他下口,就要做好被崩掉牙的打算。

  第109章 论演技的重要性

  当天晚上回去,周颐没有教周嘉念书,也没有和家人说什么话,而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直到三更时分才睡下。

  第二天,到了翰林院,所有同僚们都同情的看着他,家里揭不开锅的老兄一脸沉痛的对周颐说道:“哎,几日前老夫还羡慕你得了一百两银子,现在看来福兮祸所依,古人诚不欺我啊,周侍读,你此次去可千万要当心。”说罢看了一眼四周,见并没有人注意到他,才伏在周颐耳边说道:“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吧,以往调查这类案子的那都是多大的官,人家都没敢往深了查,你这小胳膊小腿儿的,还是悠着点。”

  周颐谢过这位老兄,虽说这家伙经常哭穷,而且对翰林院同僚的捐赠都是来者不拒,似乎有些二皮脸,但这几句话还是真心为周颐考虑的。

  周颐觉得可能是每次给这家伙捐的银子都不在一两以下的功劳?

  周颐坐下后,温曲走过来,神情复杂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以自保为重。”

  周颐点头,看了一眼四周,对温曲说道;“温大人,下官有话对你说。”

  温曲一顿,和周颐两个人到了翰林院一处偏僻的藏书间。

  “周颐,你有何事?”温曲疑惑的问。

  “大人,我知道这次去查案危险重重,为了不连累到你,我姐姐和令郎的亲事就算了吧。”

  温曲一听就变了脸色:“周颐,你当老夫是什么人?难道老夫在你眼中就是那种趋利避害的小人?”

  周颐摇摇头:“当然不是,正因为大人是正人君子,我才更不想连累到温家。”

  温曲听了,脸色稍缓和,摸了摸胡子道:“周颐,且不说我相信你会办好这件事,就算这件事没办好,但也不至于连累到温家,我们不过是姻亲,又有什么关系,这皇城根下,你大可去数一数,满朝的文武大臣哪家和其他人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周颐当然清楚,他很清楚这件事大不了就是丢官帽,严重一点下牢里关个几年,绝对是不会威胁到生命的,但这样一来,他的仕途也就走到了尽头。

  温家看上六丫,更大部分还在于看好他的前途,若他折在这里,温家还和周家做亲做什么,毕竟六丫只是一个乡下姑娘,一个二品大员的嫡子,就算手里再怎么没有实权,想要结一门好亲事还是不难的。

  温曲就算是正人君子,但为儿子,为家族打算,这也是人的本能。与其温家后悔,还不如他自己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