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颐,你放心,这门亲事既然已经定下了,老夫就绝不会生出悔亲的心思。”温曲一脸坚定的说道。
周颐点头,其实温曲不会悔亲也在他的预料之中,第一,温曲看好他,并不认为这次事情周颐就一定会折进去,第二,若周颐这边刚刚遇到一点困难,温家就悔了亲,那他温曲以后还怎么做人?
和温曲谈了这件事后,周颐回自己的位置坐下,手里摩擦着昨夜写下的方案,眼神的悠远的看向窗外,然后站起来,坚定的走出了翰林院。
他沿着翰林院一直走到了御书房外,守在门外的还是那个给周颐颁旨的公公。
周颐走上前,站在公公的对面:“劳烦公公通传一声,就说周颐有要事禀报陛下。”边说便从衣袖里摸出一个布袋塞到了这公公的手里。
公公用手暗暗捏了捏布袋,发现分量不轻,刚刚还吊着的一张晚娘脸立刻比花还灿烂,“哎哟,周侍读是皇上御封的钦差,本就有直奏皇上的权利,咱家这就去禀报,您稍等……”
周颐被这哎哟一声麻的身子一颤,恨不能全身上下搓一遍,面上一片诚恳的笑容:“那就有劳公公了。”
“没事儿,没事儿,谁叫我呀,就是干这个的呢!”
崇正皇帝这几日被元平府的灾情闹的很是头疼,罕见的在御书房看起了折子,只是越看越冒火,看看这都是些什么,赈灾的官员上奏说,灾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元平府差不多淹了一半,原先带去的赈灾银子不够,现在还要伸手要银子。
“哗……”崇正皇帝将案几上的奏折呼啦一声全部掀翻在地上,满脸潮红的直喘粗气:“一个个只知道伸手要银子,榆木脑袋,都该死,该死……”
公公惦着脚尖进来,见皇帝正在发脾气,暗呼一声倒霉,正要悄悄摸摸退出去,谁想被皇帝看见了:“站住,你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公公吓的一哆嗦,忙跪在地上,尖着嗓音道:“奴婢不敢,周颐周侍读求见陛下,因为他是陛下封的钦差,奴婢怕耽误了陛下的大事,这才……”
“他来干什么?事都没开始办,有什么好说的……”皇帝挥了挥手,正想让人将周颐撵了,不过转念一想,还指着这小子办事呢,昨天他才表现了对周颐的看好,现在这样似乎有些翻脸不认人?
别以为皇帝就可以随心所欲,要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不然真信了臣子那一套什么为皇上肝脑涂地的鬼话,那这皇帝就要被这些“忠心”的臣子玩弄于鼓掌之间了,崇正皇帝只是懒,但他这么懒,还能将权利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一干臣子前吊了根胡萝卜,让他们去拼去抢,从而达到朝政的平衡,可见他是个聪明的皇帝,而且是比大多数勤勤恳恳的皇帝都要聪明,深谙帝王之术。
崇正平息了一下气息:“让他进来吧。”
“是”公公忙应了声,窸窸窣窣的起来,弓着身子倒退出御书房后,才尖声叫道:“宣周颐觐见。”
周颐轻手轻脚的进了御书房,跪倒在地:“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是。”周颐起身,一直低着头。
“三天后你就要出发去元平府了,不好好准备,这时来找朕,所为何事?”崇正冷着脸,盯着周颐问道。
周颐抬起头,有些踟蹰的道:“皇上,微臣有些害怕。”
“混账,你是朕钦命的钦差大臣,你怕什么,嗯,朗朗晴天,难道还怕人谋夺了你性命不成,你若只有这么点老鼠胆子,那就趁早摘了这官帽……”
这可是很严重的指责了,一个皇帝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在他心里已经有了厌弃该人的征兆。
周颐似乎被吓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带着鼻音,一脸赤诚的看着崇正皇帝:“皇上,微臣长于微末,从未得见过天颜,那日在殿试时皇上您将微臣从二甲提到状元,微臣既惶恐又开心,惶恐于我真的值得皇上您的厚爱吗,又开心于十年寒窗苦读,忠君爱国的理想终于又进了一步。微臣不知如何回报皇上您的恩典,那日大羌使者来朝,微臣自知人微言轻,说出的话可能很不成熟,但看着皇上您为大羌使者如此烦忧,微臣想,就算说出的话不成熟又怎样呢,我也要试一试,如果能够对皇上,对我大越百姓哪怕是有一点儿帮助,微臣就算死,也不足惜了,后来看着大羌使者对皇上您如此不敬,微臣心里怒火喷涌,便不顾自己的身份,跳出来说话,满朝的文武大臣谁都比我有资格,微臣自知没有规矩。本以为皇上您会降罪与我,却不曾想,您竟然升了我的官,如此厚爱,微臣只怕肝脑涂地也不足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