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儿,你说要给新儿纳妾,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温曲忽地一下站起来,“我就说周颐怎会忽然会给我写一封这样的信,难怪,难怪!”
“老爷,这周颐欺人太甚了,连皇上都管不着官员家里纳妾的事呢,他凭什么来管?这不是欺负咱温家吗?”温夫人也站起来,急切的向温曲说道。
温曲听了,反而笑一声坐下了,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才道:“人家可没说不让你给新儿纳妾,他不过是说给老夫选二三美人罢了,哎呀,真是想不到,老了老了,竟还有如此艳福。夫人,你说我该给周颐写信要什么样的美人好呢,你知道的,为夫一辈子就守着夫人你一人了 ,对这些着实不了解,是要温婉贤惠的,还是娇艳妩媚的?要不都要了?”
“老爷,你……你怎会如此想?你竟然置咱么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不顾!!!”温夫人不敢置信的看着温曲,眼泪哗一下就流了下来。
温曲这才叹一声,“夫人,你糊涂啊,你看看,为夫只不过是说说,你就如此难受,那儿媳不是一样吗,她和新儿感情正好,现在正怀着身子呢,你就去给新儿张罗纳妾的事,你让儿媳怎么想?以己度人吧,新儿纳不纳妾由他自己决定,你何必去插手儿子的房中事!”
温夫人见温曲并没有真正的纳妾打算,这才用帕子擦了眼泪坐下:“我又没说一定要给新儿纳妾,不过是这么一说而已,你看看,我刚刚说出口,她后脚就迫不及待的去娘家告状了,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没甚气度!”
温曲放下茶杯,“说都不要说,夫人你也是饱读诗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你应该也懂,自己都受不了的事,为何要去为难儿媳,这和小门小户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还真有嫡妻欢喜雀跃为丈夫纳妾的?既如此,那为何夫人你不以身作则?”
“你……”温夫人被温曲说的无法辩驳。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呀还是不要操那些心了,若新儿自己想纳妾了,那周家无论说什么也没用,但现在是你硬逼着新儿纳妾,儿媳当然有委屈,她回娘家说一说有何不可,不过这周颐的法子还真是……”真是什么,刁钻!知道无法正面干涉此事,就从侧面突破,隔山打牛,看夫人现在这样子,为新儿纳妾的事只怕也说不出口了!
温曲想到这里,故意揶揄温夫人:“夫人,你若要为新儿纳妾那可得快些,保不齐你前脚让人进门,周颐后脚就给你送来几个姐妹了,哎呀,这样也好,也让为夫享享齐人之福!!!”
“老爷!!!”温夫人又羞又怒!
第153章 所谓亲人
离着京城万里之遥的下湾村里,周颐自然是不知道温曲和温夫人的这一番对话的,第二天一早,周家一家人起床后,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到老宅去给周老爷子和周母请安。
现在朝野上下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周颐,他就更加不能落人口实。
周颐备足了礼物,一家人穿村而过,村里人都纷纷艳羡的看着,周老爷子真是好命啊,年轻的时候带回了一个有钱的小老婆,买了地,修了大房子,现在条件刚刚有些没落了,孙子就考了状元,又在朝堂上当了大官,以后可擎等着享福吧。
知道内情的都暗地里撇撇嘴,人心都是肉长的,周家老宅的人以前那么对待周老二一家,人家心里咋可能没有想法,现在不过是碍于孝道而已,不过不管怎样,只要周颐将表面做足了,周家老宅都会跟着沾无尽的光。别的不说,就说周颐朝堂上的名声在广安县传开以后,周家几兄弟在广安县都非常吃得开,谁都要给他们几分颜面。
周老大和周老四还好,周老大木讷,周老四就是一个书呆子,但周老三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也不在作坊里做工,还借着和周家二房的关系在作坊里硬要了一份干股,在广安县召集一帮狐朋狗友,吃喝嫖赌,招摇过市。
下湾村的人都看不惯他,但因为现在大家都靠着作坊生活,周老三不管怎样,都是周颐的亲叔叔,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二叔公和三叔公倒是时不时会骂一骂周老三,但周老三就是那种任你雨打风吹,他自能浑不当回事的性格,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赌咒发誓一定会改,转眼依然我行我素。二叔公和三叔公年龄本就大了,哪里有那么多精力整日盯着他,好在周老三虽然有些胡闹,到底也没惹出什么大乱子,时间一久,周家族人也懒得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