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重生]_作者:吹风成曲(9)

2021-01-24 吹风成曲

阮临霜有些敏锐的直觉,从长公主放下帘子的那一刻,她就回握住了柴筝的手指——危险在往这小小的地方聚拢,待会儿可能会有大事发生。

“皇兄,你这是多不招人待见啊。”赵琳琅笑了,“吃个饭也有搅和的。”

赵谦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时局不稳啊。”

先帝驾崩前的那几年,内忧外患,节度使与外邦勾结,导致漠北十六州一夕之间数度易手,是柴远道临危受命授印挂帅,又遣赵谦为他管钱粮军备,赵琳琅为先遣军前锋。

他们三个是青梅竹马长起来的,军中几年又磋磨了心性,因此算是过命的交情。

柴筝对她娘身上的这种变化并不奇怪,她柴家的女儿郎骨血里就有野性,当年赵琳琅也是打遍三军无敌手,只是她跟柴筝又不同。

赵琳琅比起柴筝鱼死网破的烈性,她更有种兼容并蓄的温和,是生长在水中百折不挠的蒲苇。

柴国公日后哀叹,便是叹女儿随了自己,怕是命不长久,若能像长公主哪怕三分,日后的路不至于那么难走……

雅间里就算是不点菜,也会先送上三小碟的点心和一壶茶水,只要钱给足了,就算各位只是坐在里面打瞌睡不吃饭,掌柜的也允许。

松鹤楼上下两层中间做了架空,大部分的声音都能过滤,相互之间不打扰。

但即便如此,此时外面也过于安静了,几乎一点声响都听不见——

松鹤楼迎来送往,有这样临街开窗,能见松园柏林和潮涨潮退的雅间,也有闹腾起来的大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自然高谈阔论,醉酒闹事也在所难免。

老板当初建楼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螺旋式的外走廊可以直接从一楼上二楼而不经过大堂,方便达官显贵们避人。

可现在本该最热闹的大堂鸦雀无声,反而是外走廊上传来些轻微的动静。

来人非常的小心,连风铃都未曾惊动,只是这一屋子中除了阮家父女,都是枕戈而眠的高手……才两岁的柴筝都认为论拳脚,自己比四岁的阮临霜厉害。

“孩子给我吧。”阮玉璋也警觉起来,他主动承担了后勤工作,又道,“早知道就该让陛下多带几个护卫,他的身份毕竟不同往日了。”

“哎,”柴远道不高兴了,“小阮啊,你这是看不上我嘛?有我在,赵谦他小子的命丢不掉。”

“……”柴筝心道,“爹,我的亲爹,您行行好,待会儿趁乱插赵谦两刀行不行?”

然而两岁的孩子实在没有发言权,柴筝大头朝下,直接被塞进了阮玉璋的怀里。

柴远道跟赵谦合力将红木的八仙桌架在角落中,形成个不小的空间,让阮玉璋带着孩子们躲了进去。

红木桌桌面有三四寸的厚度,一般的刀刃绝对扎不穿。

柴筝向外伸着脑袋,堪堪能让视线越过桌子边缘。

她尚未发育完全的脑子超负荷运转,竭力思考松鹤楼的刺杀事件为什么没能形成气候,甚至于她都未曾听说过。

“来了。”赵琳琅将桌上的杯子拿起,即刻便有一枚小小袖箭从窗户处射了进来,袖箭后续力道不足,被困在杯子底部,一声脆响断成了三截。

看分工,柴远道是负责保护赵谦的,赵谦是疯狂作死的,而赵琳琅兜底,就守在桌子旁边,因此袖箭掉落时,柴筝看清了铸造工艺。

这东西明显不属于中原,虽然有意识仿造,但中原产铜量不大,一般袖箭箭头为铁制,杆为木头,倘若用久了即便保养得当还是会产生锈渍。

而这只袖箭箭头是黄铜所制,箭杆虽然也是木头,不过这种木头的纹路很奇怪,从中间断开后散发着淡淡的青草香。

柴筝曾经南征北讨,对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有见识,这种带香味的木枝喜阴喜潮,喜盐碱地,大部分都长在沿海地区。

观察完这些细节,柴筝的目光又落在闯进来的人身上。

一共是四个人,柴筝估计外面应该还有一到两个人是撤退时接应的,而闯进来的人全部蒙面,没有穿夜行衣,青天白日穿夜行衣实在过于瞩目,有些招摇过市的嫌疑,大概率他们还没开始做坏事,就被衙门给捉了个现行。

这些人的服饰都比较简单,粗麻布衣,灰色或深褐色,混进贩夫走卒里面完全找不出来,长安城中天子脚下,又是非一般的繁荣,若真要兴师动众的排查,十个里面能揪出五个相似的。

就这些精密的部署来看,幕后之人应该有些头脑,只是对大靖王朝还不够熟悉,也没实地考察过,单凭外观上的臆测,才有袖箭这样的破绽。

柴筝又想,“这要是我,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