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剧院之王_作者:向家小十(218)

2021-02-20 向家小十

[柯蒂斯先生热情地招待我:“不用等我了,你先吃,快吃。”]

[我假装口渴地喝了一杯水,才克制住三口就把它吞掉的冲动,然后,为了不失礼,或者显得过于饥不择食,我开始频繁地喝水,喝一口水,吃一小块肉……]

[所以,请别再问我什么香煎鸡腿肉好不好吃了!]

[我只想知道一件事——厕所在哪?]

惭愧的说,这篇文被柯蒂斯先生看到了……

某天午餐的时候,这位老先生吩咐家里佣人给阿尔上了一大盘鸡腿肉,热情地招呼他:“来来,全给你吃,这次不用光喝水了……”

除此以外,还有牛排。

[……我实在忍不住地跑去问餐厅的经理:“为什么你们的牛排要卖这么贵?它到底和普通的牛排有什么不同呢?”]

[这位经理先生侃侃而谈地告诉我:“你不知道,先生。我们的牛是精挑细选后又仔细饲养出来的,整个过程搞不好比东方皇帝挑选女人还要繁琐呢。首先,要保证牛的品种,比如,澳洲和牛吃起来油润肥美,安格斯牛更有嚼头;接着,在养育这些牛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它们长得壮壮的,还要为它们提供好吃的食物。通常来说,这是有讲究的,谷物饲料(含玉米)的牛比较肥,放到草场吃新鲜牧草的牛会比较精瘦;最后,我们还会定期给它们放音乐,来让它们的灵魂获得平静……]

[我十分吃惊:“你们还给牛放音乐?”]

[经理先生侃侃而谈:“没错,举例来说,到了春天的时候,我们会给它们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宰杀的时候,我们还会放《安魂曲》。”]

[我好奇地追问:“牛听得懂吗?”]

[经理先生信誓旦旦:“它们很欢乐,精神愉悦而放松,爱好还不同呢。有的牛爱听协奏曲,有的牛爱听小夜曲。”]

[我恍然大悟:“好的,我终于明白这份牛排贵在哪里了!”]

[经理先生欣慰地说:“你明白就好,我们在其中真的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我忙打断他:“不,我明白的道理是……名人不管什么周边,都会卖得很贵。对了,你们给莫扎特版权费了吗?”]

[经理先生不说话了。]

[他看着我的目光,如看一头不开窍的牛,并且,拒绝和我继续交谈下去。]

[所以,请别问我牛排好不好吃。]

[反正我吃的时候,脑子里全是莫扎特!莫扎特!莫扎特!]

说真的,读者们看得很开心。

在此之前,他们可能没见过这样简单易懂又朴实(扯淡)的美食评论,或者说,根本不是什么评论,只是一个个的生活小故事。

以前的美食评论总在讲什么火候、温度、调料……唉,太晦涩难懂了!

除了真正的美食爱好者,和那些美食工作者们,谁有心情去一个个研究呀?

相反,阿尔写的这些倒是老少咸宜。

而且,他习惯于在身边取材,专栏中提到的餐馆,稍微认真地去找一找,总是能找到的,还都多数不是什么特别贵的餐馆,属于那种‘只要不嫌路远或者太麻烦,谁都能跑去吃一顿的’餐馆。这样一来,无形中又给大家增添了很多乐趣。

于是,某某西餐厅遇到了自带面包(怕不够吃),跑来点完香煎鸡腿肉,还要笑嘻嘻地提前问上一句“你们厕所在哪”的客人;

而另一家西餐厅的主厨则接到了这样的点餐要求:“一份牛排,随便怎么做都可以,但一定要那种吃谷物饲料,喜欢听莫扎特协奏曲的牛的牛肉。”

“……喜欢听什么?”

“喜欢听莫扎特协奏曲的牛,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长笛协奏曲,随便哪种都行,我不挑剔的。”

“……”

这事给那些餐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虽然客流量增多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客人们的奇葩要求太多的话,那可就太让人为难了。

一时间,不少餐厅的抗议信寄到了报社,要求取消阿尔的美食专栏。

他们声称,这些故事太外行了,怎么能让一个外行人来编辑美食专栏呢?专业人士难道都死光了吗?这样不行,这是美食界的侮辱。

可遗憾的是,与更多强烈要求阿尔‘多写一些,或者建议他有时间多出去走走,去各地餐馆都考察一番’的庞大读者来信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报社将那些抗议信一笑置之,统统扔进了垃圾桶。

转头,他们就继续催促阿尔快点儿把新稿件交上来。

兰迪也快要被阿尔笑死了。

他现在成了美食专栏的忠实读者,整天拿着笔记本做剪报,还时不时跑过来,兴致勃勃地追问:“你真去问过那个什么大堂经理,牛排为什么那么贵了?他们真的给牛放莫扎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