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实在是太冷了!
季雨菲的感觉是,从热乎乎的炕上下来,不管你穿得有多厚,如果直接出门,瞬间感觉o奔!所以这会儿,季雨菲很是庆幸谢玉珠及时来访,要不然自己搞不好就要狠下心冒着风雪、冒着风险不管不顾地去东北道找谢宜江他们了。
找不找得到两说,这路上可不是一般的艰辛啊,老实说,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到东北,哪比得上现在这般惬意地跟景姑姑和白流苏两人喝着热茶、吃着点心、聊着天来得自在。
而且这路上还得确保大家都身体健康不犯病,这也是个极大的挑战,没看现在哪怕只是窝在炕上,景姑姑也已经开始咳嗽了。
不过令大家欣慰的是,隔天就收到了谢玉珠送来的信,信是按照之前约好的,让府里婆子借着买点心送来的,信中说,给谢宜江和三公主的信纸已经派人送出,这边的情况也已经借机跟谢远将军说过了,静候佳音即可。
又说最近天气严寒,那张皓然毕竟有了年纪,抵挡不住,受了风寒躺倒了,虽然他也带了精干的侍卫,但想必一时半会儿地起不来,也就不能发号施令了。
这让几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流苏本来还有点顾虑,但景姑姑表示乐观,为此还不惜以身示范:“唉,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岁月不饶人哪,哪怕前两年,那会儿阿宁在云湖里凿冰捞鱼,我还下去试了几试,如今一想起来,却觉得冰冷刺骨!”
一边说一边还赶紧捂了捂手里的暖炉:“那张皓然又是个文人,乍然到了这天寒地冻的西北,那可是风寒呢,浑身酸痛发高热的,别说出门了,估计连起身都困难,想必要找咱们的心思也只得暂时给歇了。”
这话说得流苏给讪讪地停了嘴,季雨菲便打圆场,说还是先耐心等着京城那边的来信吧…
这一等,便又是半个月,中间又下了一次雪,外头墙根处的雪越堆越高,这次除了白流苏两夫妻,季雨菲和景姑姑也都出门扫雪了,实在是,老是窝在家里也无趣,再说了,照季雨菲在21世纪的生活感受,人还是得多动一动的,要不然身上长膘不说,体质也极易下降。
于是几个人便乐呵呵地出门扫了雪,又上铺子里转了转,顺带又买了些吃食,反正如今天寒地冻,随手往外头一放,别说一般的粮食了,就是肉类,也能放个十天半个月的不会坏。
这一点,四人都觉得挺好,易保存啊。
半个多月后,谢玉珠派人送来了京城那边的信,虽然信的内容看似是谢老夫人写给自家孙女谢玉珠的,满信纸的家长里短,但看到了两页信纸底下的两枚同款印章,季雨菲便知谢宜江和三公主都接收到自己的信息了,一时间四人都喜不自胜。
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季雨菲觉得,也许可以大着胆子独立跟谢宜江他们通信了:“老是让谢姐姐帮咱们转,其实也有风险,京城那边也好,这边的谢府也好,搞不好信件随时会被人截获。”而且也不方便啊,不方便个人情感的表达啊,嘿嘿。
景姑姑想了想,看了下旁边的白流苏:“流苏,上次你说的天香楼掌柜…要么咱们试上一试?”跟之前情形不一样,现在有阿宁和谢大人在,可题应该不大。
许是惦记着家中母亲和妹妹,这次白流苏觉得可行,景姑姑便亲自动手写了封信,跟三公主和谢宜江言明,之后可以尝试通过天香楼这一不太会被注意到的地方来中转信件,随信附上了点心铺子的地址。
酒楼跟点心铺子通信,怎么看,都应该是正常的生意往来吧?
盖上了两枚印章,季雨菲满怀期待地把信件交给白流苏两夫妻,想着第二天上铺子里借着送点心当面交给谢玉珠。
结果第二天一早起来,大家绝望地发现,这次雪倒是下得不算大,但风很大,路途近一点的还可以,但从他们这儿到铺子再到谢府所在的高级住宅区,路远着呢,根本没法出行,没看巷子里,一大早的,时不时传来摔倒的惊呼声。
“算了,缓两日吧,也不差这一时!”景姑姑和季雨菲都觉得不着急。
于是这一不着急,便先等来了谢玉珠送来的第二封信。第二封信是三公主写来的,看着那一手飘逸奔放俨然已成一家风格的毛笔字,季雨菲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既有坚持,也靠天赋,而现在来看,起码书法上,三公主两者都有。
见到信,最高兴的自然是景姑姑,为此季雨菲也乐得把信主动奉上:“姑姑您请先过目!”虽然信封上写着“陈婉清”三个字。
景姑姑也乐呵呵地把信接了过去,一边看一边给大家大致说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