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做县令_作者:招展(127)

史候简整日战战兢兢的,生怕庆王殿下在他苏州过得不舒坦了,动动手指再掀起腥风血雨。

太仓州州同站在下面拱手道:“大人,太仓州临海,本就不好管理。下官暂代崇明县县令一职也有几月了,实在是有心无力。”

史候简头疼地揉了揉眉心,对他说:“本官知晓了,可最近实在是人手不够。”

太仓州州同叹了口气,说:“是下官不好,让大人烦心了。”

李广一直催着要派自己的家人出任崇明县县令,有姚经道在前,太仓州州同现在也是如履薄冰,一推再推,生怕被庆王抓住把柄。

推了几个月,李广也没有耐心,给他下了最后通碟,他是真的顶不住了。

崇明县的空缺还没填上,史候简就收到了庆王的信。他小心翼翼地拆了信,从上到下读了一遍,提起笔谨慎地回信,在信的末尾还没忘隐晦地问一句,沐青天什么时候上任。

“唐寅,唐伯虎?”朱敬守读着。

沐青天的耳朵一下竖了起来。

史候简为朱敬守推荐的人选正是唐伯虎。当年他一举夺得苏州府府试第一,名声大臊,身边的朋友也很多,可谓是春风得意。

朱敬守看都没看信的后半截,直接撕了。

“诶,还没看完呢,你怎么就撕了?”沐青天疑惑道。

朱敬守冷笑一声,说:“剩下的都是废话。”

崇明县既不是要塞,也不是重镇,一年下来连个杀人案都不见得能有几次。姚经道过得那么清闲,他太仓州州同还管不了了?

说起来,太仓州州同也不干净呢。崇明县归属太仓州管辖,沐青天的官应该就是从太仓州州同批下来的。卖官鬻爵,到时候一并收拾了。

沐青天掩饰心里的激动,问:“唐寅是什么人?”

朱敬守不疑有他,解释道:“苏州府的学子,是府试第一。”

“哇!第一!”沐青天惊讶道。他只知道唐寅擅画,还不知道他学问也很好。

“唐寅结识的人很多,名气也大,卿卿觉得如何?”

“很不错很不错。”沐青天矜持地点点头,“但还需要考察下人品,若是人品不好,还是另寻别人吧。”

“嗯。”

几日后,正在青/楼喝酒的唐寅被知府史候简抓了个正着。

“知府大人。”唐伯虎醉醺醺的,身上还飘着脂粉味道。不过他还算清醒,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正四品的苏州府知府,没有失了仪态。

史候简看到他这副样子就头疼,这要是去了自明里,王爷看不上该怎么办。

“明日你收拾收拾,去自明里待上几天。”

“啊?”

唐伯虎傻眼,连忙跪下说:“大人,在下是完成了今天的课业才去逛青楼的,并未荒废。”

他越想越觉得奇怪,周围的人谁不去逛,怎么偏偏就抓上他了?

史候简压着怒火,说:“叫你去你就去,庆王也在自明里,这是天大的好机会,你懂吗?”

唐伯虎愣了一下,喜上眉梢,忙不迭点头,说:“谢大人恩典!”

“好了好了。”史候简摆摆手,眼不见心为净,“下去准备吧,到地方了别给本官露怯,丢苏州府的脸。”

“是。”

回家后,唐寅把兴冲冲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夫人,没想到却遭了她的白眼。

“你说要发奋读书考中进士,现在又要去玩。”

唐寅自知不能透露庆王行踪,也没有解释太多,拂袖离去。现在的夫人是他的续弦,却处处不合他的心意。可惜徐娘去得早……

第二天天不亮,唐伯虎就坐着苏州府的车启程去了自明里。

为了迎接唐伯虎,沐青天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笔墨纸砚买的都是最上称的,只求唐伯虎能留下墨宝。

朱敬守吃味地看着他忙里忙外,说:“本王的字在顺天府也是一绝。”

“嗯嗯嗯是是是。”沐青天敷衍道。

再绝又能怎样,流芳千古的是唐寅,谁知道什么庆王?

沐青天也好奇过,在当朝如此出名的庆王,为何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一画。他只知道朱樘过度操劳英年早逝,却不知道庆王是什么下场。

还没见过唐寅,朱敬守对他的印象就已经低到了谷底。不就是府试第一,当年在宫里他还被太傅夸过聪慧呢。

村子里的人听说苏州府的大秀才要来了,纷纷紧张起来,希望能给他留个好印象。一些家里有适龄的孩子的农户也受到启发,准备送孩子去崇明县的书院学习。

一路不同于苏州府的繁华,倒让唐寅开了眼界。他生于吴县,后考中府试,直接迁去了书院,每日苦读,读完就去青楼与红香做伴,还从未去过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