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内侍又去了赵家。
是田公公带着他进来的:“这就是赵家,这是赵仁河,解元公。”
“咱家贾璐,见过解元公。”贾璐公公非常客气,一甩拂尘,微微弯腰。
“您客气了,请进,请进!”赵仁河不知道这位贾璐公公来意为何,只是接待他们去了书房。
两个公公一个举人老爷,能谈什么呢?
田公公跟赵仁河比较熟悉,就提了个要求:“能带我们去看看小少爷吗?许久不见了,怪想念的。”
田公公是见过小虾米的,但是平时并不常来。
“哦哦,好,请。”赵仁河带人去了后院。
海夫人知道来的是个公公,也没什么别扭的,叫大孙子给两个公公问好,看着活泼健康的小虾米,贾璐公公笑眯了眼睛。
这位贾璐公公貌似很喜欢小虾米,不止抱着孩子不撒手,还给了小虾米不少好东西作为见面礼。
田公公也带了一些小玩意儿给小虾米。
但是海夫人却有些皱眉,孙子讨人喜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九殿下喜欢,和两个公公都喜欢,是不一样的。
田公公喜欢那是因为九殿下的关系,可以说是爱屋及乌。
为什么素未蒙面的贾璐公公也会如此喜欢孙子?
这位贾璐公公在赵家住了三天,就启程回京复旨去了。
留下一头雾水的海夫人,抱着大孙子看了半天,也没觉得大孙子有什么不妥。
招皇子喜欢就算了,怎么还招公公喜欢呢?
而赵仁河随后就忙了起来,他的田地多,佃户少,种地省事,种完了地,还得继续在蔬菜大棚上抓挠。
他打算趁着天气好,先把一些蔬菜苗子培育出来,然后等种完了地,就将这些已经长的很大了的蔬菜苗子栽种下去。
这样的话,他们家的蔬菜就比别人家的能早成熟那么七八天。
尤其是辣椒,赵仁河决定大量种植,还有蒜,这也不能少,另外需要商队在秋天的时候,去买一些姜回来。
第290章 大家都很忙
就在赵仁河忙忙碌碌的时候,南边传来消息,平南王府赵海的儿子,夭折了。
赵仁河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回府去看了看自己的胖儿子。
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儿,让赵仁河心里舒服多了。
海夫人也听说了这个噩耗:“可怜的,那么小的孩子。”
母子俩对小虾米看的更严了。
如今小虾米正在启蒙时期,海夫人教他背三字经,百家姓跟千字文。
小家伙儿聪明的很,已经会背半部三字经了。
赵仁河在北边开荒种大蒜的时候,南边儿又来了消息,因为二房跟四房五房的遭遇,三房让平南王给接了回去,安置在平南王府外面的一栋宅子里。
“平南王这是把自己说出来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啊?”赵仁河觉得莫名其妙。
欠款虽然没还上,但是生活上已经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没有回到原来的日子,但是比起前段时间的日子,已经好多了。
起码不用操心生计的问题。
不过这与赵仁河没关系了,他丢下这封信,又开始组织人手种完了大田种菜田,茄子都一巴掌高了,种完不到个月就能吃到早茄子、早辣椒等等早蔬菜。
吃不完就拿去卖掉,如今他买下来的那条街,就叫赵氏一条街,二十几家店铺买卖的都是紧俏商品。
从南边来的海鱼干最受欢迎,为什么呢?半条鱼干炖一锅菜,不用放盐!
辽阳的百姓不会做什么咸鱼茄子煲,但是他们会做咸鱼炖茄子。
放在锅里半条咸鱼,能放十几个茄子,加上水炖上小半个时辰就能吃了。
不用放盐,因为咸鱼够咸。
而且咸鱼是百搭的东西,在开春这个时候,炖茄子,只能是炖茄子干,但是还可以炖白菜,炖土豆,除了酸菜之外,萝卜都能炖。
还有粉条子。
更有聪明的主妇,将咸鱼捣碎,直接合着酱胚子下到酱缸里,这样一来,一则省盐,二则变成了咸鱼豆瓣酱,就算家里没菜了,洗两颗大白菜,将豆瓣酱蒸一下,搭配窝窝头,也能让全家吃一顿好饭。
结果过了几日,九殿下过来看孩子,竟然问他:“咸鱼可以给军中供应一些么?”
“你要多少?”赵仁河正在低头算账:“海家村那里咸鱼多得是!”
“要三万条。”九殿下道:“价格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