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强感觉妻子说的有道理,点头应诺:“那下回我见到他就说。”
陈凤霞暗道:不仅你说,我也要说。
重点就说当妈的人生活习惯不好,抽烟喝酒样样来,生的小孩够呛哦。
我生小二子的时候,旁边床上的妈是个歌舞厅的小姐,生下来小孩就是个畸形。吓得一个病房的人都跟着做噩梦。
前头检查医生都没说什么?
哎哟,隔着肚皮呢,机器再厉害能看出什么来啊。
她这种还叫好的呢,一眼就晓得留了也没意思。
还有的生下来看着不错,结果好几岁了才发现是个傻子,真是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家里头跟着拖累一辈子。
大夫再厉害,也不敢保证你生下来的娃娃没问题啊。
就说包那个舞小姐的台湾老板吧,本来想给家里头留个香火的,结果生出这样的小孩。
听说当天他手上的工程就出了事,死了好几个人,兆头简直坏的没边。后头还不晓得怎么收场呢。
陈凤霞打定了主意,就催促丈夫:“行了,我们不说旁人的事,今天回去就赶紧动起来,明天开始卖盒饭。”
郑国强本能地畏葸,说话都透着犹豫:“这么快啊,起码要筹划两天吧。”
“筹划什么?”陈凤霞瞪眼睛,“要你做盒饭,大锅菜,又不是满汉全席,你有什么好筹划的?明天我们就上街卖!”
郑国强被她吼得一缩脑袋,只能扭过头不吱声了。
第23章 找燃料
好不容易重生改命,陈凤霞跟脚上踩了风火轮似的,急吼吼的很。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开始张罗东西,准备做饭的材料。
大白菜叶子什么的,肯定是从菜场捡的。早上本来就是蔬菜批发的火爆时刻,批发市场上有一堆菜叶子。
这些东西她家日常都吃,也没吃出毛病来,自然敢捎给旁人吃。
其实之前捡菜叶的时候,陈凤霞就发现了有些带着蛇皮口袋过去捡的人明显就是开饭店的。
其他的东西郑国强有门路,他在工地上烧饭,三块钱能保证工人一天的伙食都油水足足的,自然有自己的门路。
他的路数就是拿肉联厂的下脚料,什么做香肠剩下的肉皮,剃下的大骨头,还有屠宰牲畜的猪血等等。
其实这些东西都可以再加工,早十年钱肉联厂还引进过生产线专门生产蛋□□呢。
后来领导跟走马灯似的换,生产线也没人管,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肉皮之类的下脚料也成了工人挣点小外快的门路。
郑国强天生会跟人搭上话,就能用比一般人更便宜的价格弄到这些东西。
七月天没条件做肉皮冻,但是卤猪皮不成问题。
大骨头能煨汤下白菜叶子,猪血烧豆芽,再加上麻婆豆腐、茄子炖豆角,凉拌西瓜皮,凉拌石花菜,红烧冬瓜,西红柿炒丝瓜,林林总总弄了八菜一汤,瞧着就丰盛的不行。
郑家没有做大锅菜的条件,她家自己烧饭都是小煤炉,哪儿架的起来大锅。撑死了烧个大铝锅,先把猪皮卤起来。后面想熬骨头汤,还得等猪皮卤好了再讲,不然电饭锅太小,熬不了多少汤。
还有煮饭,光靠这个小锅怎么煮的了要卖的米饭?这得要煮多少锅啊。
陈凤霞主动找到了房东老太太,借用她家的老厨房。
所谓的老厨房是杂物间,靠墙的位置搭了个柴火灶。
城中村,搁在十年前就是个村。后来城市规划修路,征收了他们的田地,这边才被城市包裹了。其实家里头的陈设跟农村没的差。
只不过当地村民凭借房租就小日子过得滋润,家家户户都早早用起了煤气灶,基本上没人家还烧柴火灶了。
毕竟田都叫收走了,没有稻草秸秆,烧土灶拿什么做燃料?
房东老太太家里也就是逢年过节要烧大菜的时候才动用一下老厨房,平常都是靠煤气灶。
听说郑家人要借用厨房,老太太立刻约法三章:“我可没有稻草给你们烧。我家自己都是靠从人家家具厂买的木头屑子。你们要的话,我问他便宜点儿卖给你们。”
陈凤霞心道,算了,大妈,谁还能糊弄谁。你花钱买才怪,就是给包烟,然后拖回来用。
当着人面,她当然千恩万谢十动然拒:“哎哟,真是麻烦你了,奶奶。不过我家有烧锅的东西,他们工地上有些烂木头用不上,一会儿拖过来就好。”
房东老太少了一趟挣零花钱的机会,脸上的笑淡了下去:“那行吧,你们爱惜着点儿用啊,别把我的锅给捅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