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已准备妥当。”霍延神色凛然,“再行五里,便可至码头。”
路上实在不太平,楼喻一开始就决定返程走水路。
此前汪大勇等人陆路运粮,虽然能在流匪的袭击下护住粮食,可是粮食每每都会损失一些。
粮食损失倒也罢了,主要是人会受伤。
楼喻考虑到安全,便花重金购得几艘船,打算让他们水路运送粮食。
如此,还能顺势通过河流南下,去南方购买稻米,还能向远洋商人打听一些异域农作物。
船还没来得及运粮,就被派来运人。
楼喻入京前,交待霍延与汪大勇保持联络,为离京之行提供后路。
霍家军内部有独特的联络方式,是以就算霍延同楼喻被困在京城,也能与汪大勇取得联系,并约定时间,让他们以运粮船队的名义,停船码头。
望京码头。
汪大勇等人均昂首眺望,焦急等待楼喻一行人的到来。
“头儿,二公子他们怎么还不来?会不会遇上危险了?那葫芦谷地势险要,确实不容易通过。”
汪大勇敲他脑门:“就不会说些好话!”
“唉,希望二公子不会出事。”
汪大勇心烦意乱:“二公子向来神勇,怎么可能会出事!”
话音刚落,不远处行来一队人马。
“是二公子他们!他们来了!”
楼喻紧紧捉着楼荃的手臂,轻声问:“阿姐方才有没有吓着?”
“阿弟,我没被吓着,就是担心你。”
楼荃心思通透,面露心疼:“阿弟,是不是有人要害我们?”
“阿姐不必担心,等咱们上了船,就不会再遇流匪。”
至少水上的流匪比路上少多了。
还能避开京城的耳目。
运粮船很大,一共四艘。霍家旧部占据两艘,剩余两艘留给二百府兵。
码头上虽然人来人往,但大多忙碌无暇,根本不会在意楼喻等人,即便觉得他们形迹可疑,也不会深究。
码头范围内,多的是大大小小的“船帮”,楼喻他们一大帮子人,跟船帮无异了。
他们顺利登上船。
楼喻站在舱室内,遥望渐渐远去的京城。
那高大巍峨的城楼,繁华热闹的街市,皆已定格在天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他终于不用再绷着神经演戏。
“殿下,船没有马跑得快,等咱们回到庆州,会不会太迟了?”冯二笔忧心忡忡。
陛下派遣的将领已至庆州,没有殿下这个主心骨在,他是真的担心会出事。
楼喻微微一笑,眸色深远。
“不会,回去太早,恐怕就看不到热闹了。”
第四十九章
接到圣令那一刻,郭濂差点喜极而泣。
陛下要派人前来收缴兵权,是不是意味着他再也不用受楼喻桎梏了?!
庆王府没了兵,就像老虎没了牙,再凶狠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朝廷的将军到了庆州,见庆州如今境况,难道不会向朝廷汇报吗?
太好了太好了!
他迅速召集府衙一众官吏,清清嗓子道:“京城传令,韩昀将军不日将抵达庆州府,届时尔等随我一同出城迎接。”
众官吏:???
他们茫然看着郭濂,眼中写满不知所措。
郭濂沉下脸,“怎么,有朝廷将领来接管庆州军权,诸位不高兴?”
他本以为这些人压抑日久,跟自己同样不满楼喻,听到消息一定欢喜至极,未料眼前的场景让他心头发冷。
他逼视众人,怒问:“你们在楼喻面前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
“郭大人,容下官提醒您一句,令郎还在世子手里呢。”一官吏忍不住说道。
其余官吏也附和点头。
司农官和司工官最为冷漠,因职业特殊性,他二人亲自参与过农业计划和新城建设,对庆州城未来的发展很是期待。
本来还热情洋溢,结果听到这个“噩耗”,不由遍体生寒。
若是世子殿下再无实权,那这些计划还怎么实施下去?
郭濂厌恶世子,朝廷将领忌惮世子,肯定不会同意世子的一切谋划。
一想到庆州又要恢复以前,两人悲从中来。
郭濂冷冷道:“你们难道忘了,朝廷遣将来庆,正是因为庆王军权已被收缴,楼喻还有什么能耐反抗?”
况且,朝廷来人了,他身为知府,不可能不去迎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