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梦多的道理他是懂的。
副局长给了准话,年前一定送走。
还暗示他们一定秉公办理,让他放心。
蔡姑父就知道这是有人家找关系了。
不过并不担心就是了。
再次谢过副局长,他就告辞了。
俩儿子能翻身能坐着了,正是好玩的时候。
他有时间还得多陪陪儿子呢。
开着拖拉机回村,半路上拉了几个顺路的。
还遇到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
蔡姑父认识啊,因为每个邮递员负责哪个区域都是划分好的。
他们村子的信、电报都是这人送。
一来二去的自然就熟了。
“小李,要不把自行车抬车上,我拉你。”蔡姑父停了车,往车斗指了指。
“言队长,正找你呢,有你电报。”邮递员很是高兴。
现在给了,他就不用再去村子里了。
赶紧将电报掏了出来递了过去。
蔡姑父也有些疑惑,想不出来谁会给他拍电报。
因为价格问题,没人会轻易拍电报的。
一旦拍电报就意味着急事。
只见电报上写着:速来市里。
地址是红阳拖拉机厂。
这不是他通过老大夫买拖拉机的地方么。
拖拉机有问题?
没有啊,用的好好的呢。
现在不是思考这事得时候,蔡姑父将电报折叠好塞兜里,“小李谢谢啊,还有我们村子的信么?”
小李摆手,“没有,没有,那我回了。”
“麻烦了。”蔡姑父看着他骑远才发动拖拉机。
一边开车一边做下决定。
明天就去城里一趟。
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又拍电报又是“速”的,无一不代表事情的紧急。
不管是给他看病,还是帮他搭线买拖拉机,他都欠着人情呢。
就是带过去一些山货、鸡蛋,人家也都给钱了。
没占他便宜。
“言队长,我们就在这下吧。”后边坐车的几个喊道。
蔡姑父回过了神赶紧停车,“叔你们慢点下啊。”
“咱们大队的队长要是这么厉害就好了。”
“人家还会开拖拉机呢。”
“人家还开了砖瓦厂,听说明年四大队都盖砖瓦房。”
“他们还打了不少井,真有钱啊。”
“我家咋不是四大队的呢。”
“你倒是想,人家不要啊!”
…………
这些好话,蔡姑父自然听不见,他已经将拖拉机开远了。
他正在寻思明天都带点啥,不能白去一趟,车费不便宜,挣点是点。
县城可和市里比不了,有钱的人更多。
不过他好长时间没去市里了。
县城都这么乱套,市里也好不到哪去。
他得加点小心才是。
回头多带几张介绍信。
还有啥呢,再想想。
第89章 徐医生祖孙
老人爱讲古(老故事), 蔡奶奶就曾经说过四大队是处福地。
总是风调雨顺。
外头闹灾,它也只是受到一些影响,不会真饿死人。
蔡丹觉得蔡奶奶说的很有道理。
四大队的土地肥沃, 是少有的黑土地。
山林茂密,里边物种丰富。
能让他们靠山吃山。
水质清甜好喝。
蔡丹觉得这口井打的绝对物超所值。
不只她喜欢,家里的鸡和小猪崽都喜欢呢。
正好又有新米了, 蔡丹迫不及待开始熬粥。
新井水+新米真的是绝配。
非常的粘稠、香糯。
她熬制的时间够久,大米开花, 出现了一层米油。
蔡母说这个米油最养人, 以前家里养小孩没有奶, 就给熬米油喝。
也能养得活呢。
今年蔡丹家除了蔡母倒了两天班进了林子捡了一些松子、榛子和蘑菇。
其他的人不是上学就是上工,都没时间。
橡子根本没捡。
好在村子里不缺糠皮, 猪还是不缺食的, 只不过少挣一点工分罢了。
至于柴火平时就有收集, 蔡姑父让人割了芦苇荡, 蔡丹家也分了不少。
勉强还是够用的。
“今年的山货太少了,就不卖了, 留家里吃吧。”蔡母少有的大方。
蔡丹很是高兴, “好啊,好啊。”
她还以为今年吃不到松子了呢。
蔡四哥、蔡五哥也都同意,这事儿就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