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麻烦了。”苏君侯决意到时候要送来谢礼,也就不再推辞。
农夫就扶着苏君侯,将他搀扶上牛背。苏云蓉忧心忡忡的跟着在一旁走着,好在牛儿速度慢,故而也不是很累。农夫的女儿也颇为好奇的打量着苏云蓉,见苏云蓉颇为担忧,还跑去采了几枝大朵的野花回来。
因有些羞涩,她也微微红了脸,柔声道:“你尝尝这个,它的花蜜可甜了。”
苏云蓉愣了下,看了眼苏君侯,笑着接了一朵橘黄色的花。苏云蓉学着她的动作,也试了试,味道果然清甜。前面牵着牛的农夫和苏君侯见女儿的欢喜模样,也不禁微笑起来。
“好吃吧?等到五月份,这附近桃林结出的桃子熟透了,也是又脆又甜。”女孩笑着露出小虎牙,显得格外可爱:“再等一个月,桑椹还有好多野果也都熟了,又酸又甜,都很好吃。到时候,你要是来这里,我还能爬树给你摘着吃。”
苏云蓉听得兴高采烈,道:“真的吗?你也会爬树?”
“嗯,我爬树可厉害了,我弟弟他们都比不上我。”
苏云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想起了家中的二哥,又道:“我叫云蓉,你叫什么?”
“叫我阿瑛就行。”
“阿樱?”苏云蓉想了一下,道:“樱花的樱吗?”
阿瑛摇摇头,道:“是那个左边有王的那个瑛。”
苏君侯想起家中长公主,也微笑道:“真是个好名字。”
农夫憨厚地笑着,道:“当时,我托城中那位医生给取的名字,他说女孩用这个字挺好的。”
苏君侯和农夫也聊起天来,道:“这两年,京郊附近未曾有水旱灾害,田间收成还好吧?”
“一家人吃饱穿暖是不愁的。”农夫回道:“要不说这世道好呢,赋税又轻,多亏了陛下和先帝都仁慈。”
苏君侯往日也誊抄卷册,然而毕竟是刚得了外出的任务,竟不知道民间评价如此,不由道:“眼下,不也有田赋和人丁赋?”
农夫也笑道:“本朝田赋本就比前朝少得多,陛下即位已经将田赋又减轻了一半,变成了三十取一。前朝时候,我爷兄弟中还有饿死的。到了我父少时,先帝即位,日子好多了,虽吃的还是少,但足够果腹,兄弟几人无人饿死。现在,我们农家谁家勤快,日子就更好过些,谁家懒惰,日子就难过些。可饿死之事已经久未听说。便是红白事,家家户户也都能吃上肉了。”
苏君侯闻言,也颇感欣慰。一路上,几人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城中。农夫带着他们去了医馆,见了坐堂的老大夫。这位医工已经胡须雪白,认真检查了苏君侯的脚踝后,就开始给他治疗。
“现在虽然缓解了,但是最好一天不要动弹,免得加重伤情。”老医工又道:“倘若不嫌弃,就在后院先住下,等明日我再施针,消肿后再回家静养。”
苏君侯试着动了一下,觉得情况确实好多了,证明这老者确实治疗的不错,便也听从了他的意见。只是,他的侍从还要找来,留一人在这边守着,再派一人回去报信。苏君侯便以身边信物相托,拜托农夫帮忙找人去了。
老医工身边还有个孙子相伴,便也来帮忙将苏君侯挪到后院。他年纪到也不大,但是人看上去很懂事,很有端正之风。苏君侯还打算先付了药钱,他则说等离去的时候再算钱。等他又去前面帮忙了,苏云蓉便给君侯倒了水。
“爹,你现在还疼吗?”
苏君侯摇摇头,安抚道:“现在好多了,你不用担心。就是本来说要去吃桃花糕,现在也吃不到了。”
苏云蓉叹了口气,道:“爹,你就别说桃花糕了。要不是我,你也不会扭伤了脚。”
苏君侯笑道:“这关你什么事?小小年纪还学会叹气了。反正也是小伤,静养几天就好了。”
“爹,你饿吗?我去外面买点吃的?”苏云蓉摸摸自己的荷包,道:“我身上也带钱了。”
“不用你去,等会他们回来了,让他们安排去。今天你还走了这么远的路,累坏了吧?”
苏云蓉正要说话,却听到外面传来噪杂之声,似乎有人回来了,便道:“爹,我去看看是不是他们回来了。”
苏君侯点了点头,也就不起身了。苏云蓉走到正厅门口,才看到不是侍从们回来了,而是一个少年带着年迈祖母来看病。那位祖母躺在一块木板上,眼睛紧紧闭着,脸色也非常苍白。老医工只是蹲下来,检查了一下,就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