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460)

  未婚夫家中为了保全未婚夫,也是让未婚夫和穆婉从小培养感情,在未婚夫三岁的时候,就将未婚夫送到了穆氏。

  那个时候,未婚夫家中刚开始动荡,所有人,包括穆氏都认为未婚夫家中的动荡是危险更是机遇,未婚夫家抓住机遇,将来必然还会更上一层楼。

  穆婉作为穆侍中的小女儿,又是嫡女,同母的哥哥姐姐都大她太多,不是已经上学堂,就是每天都要学习管家理事,忙得脚不沾地,委实没时间留给小妹妹。

  至于庶出的姐妹……

  越是世家大族越是在意嫡庶,就算穆婉想多与庶出的姐妹玩耍,穆老夫人也不会允许。

  穆婉与未婚夫理所当然的成为彼此的玩伴。

  未婚夫很喜欢穆婉,从他五岁到十岁,每次家族的人来接他,他都不肯离开,问就是要‘婉妹妹’不要回家。

  从未婚夫十岁之后,他家族的人仍旧每年给他送大量的东西来,却绝口不再提让他回家的事。

  未婚夫的家族短暂的更进一步后,立刻陷入更狼狈的处境。

  如果这个时候将未婚夫接走,穆氏肯定不会再承认还没走过六礼的婚事,但未婚夫的家族却绝不能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失去穆氏这门姻亲。

  即使未婚夫家族彻底败落,穆婉也从未想过她与未婚夫的婚事会有变化,从盛大的及笄礼结束后,她日日夜夜盼着能嫁给未婚夫。

  可惜就算穆婉百般恳求,穆氏也不肯将她嫁给未婚夫,甚至连提都不肯提这件事。

  哪怕穆婉以自杀威胁,穆氏也只是不给穆婉议亲,也不将未婚夫撵走。

  穆婉十七岁那年,建威将军出现在穆侍中的视线里。

  庆帝已经将洛阳定为燕国唯一的都城,绝大部分资源都开始朝洛阳倾斜,幽州尤其是咸阳的世家对此怨声载道,穆氏也不例外。

  建威将军掌握幽州绝大部分兵权,原配妻子又没留下孩子,而穆氏,最缺的就是兵权。

  若是能将建威将军的兵权拿到自己手中,便是对上吕氏,穆氏也不必再退让。

  穆侍中的决心很大,他决定杀了未婚夫,让穆婉彻底死心,然后老老实实的嫁给建威将军。

  穆婉提前听闻了这件事,决定与未婚夫一同自杀殉情。

  未婚夫答应穆婉自杀殉情,与穆婉喝了交杯毒酒,穆婉却在最后一刻后悔,将嘴中的酒尽数吐了出去。

  未婚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怪过穆婉。

  穆婉认为,未婚夫爱她,才会原谅她。

  穆老夫人却告诉穆婉,穆侍中早就告诉过未婚夫,他肯饮下毒酒,穆氏就愿意给他家族中剩下的人安排个好去处,即使往日荣光不能恢复,也能安稳度过下半生。

  宋佩瑜窝在重奕怀中,抓着重奕的手把玩。

  穆侍中与穆老夫人的话根本就不可信,未婚夫明知道是毒酒,还是喝了个干干净净,发现穆婉没喝毒酒后,也没有怪罪穆婉的真实原因已经不可考究。

  但穆婉对重奕不好,甚至是憎恨重奕的原因却找到了。

  她明知道导致她与未婚夫悲剧的罪魁祸首是穆侍中和她的家族,却不敢反抗也不敢憎恨穆侍中和她的家族,也不敢与她的丈夫建威将军明面上对着干,只能将仇恨放在无辜又弱小的重奕身上。

  因为憎恨重奕,所以才会同意穆侍中提出用穆和替代重奕的主意。

  在计划失败后,穆婉仍旧将重奕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半点都见不得重奕好。

  仔细想来,穆侍中与穆婉简直是一模一样的人。

  翌日,刑部传出消息,罪人穆氏在牢中得了场急病,已经去了。

  消息传入勤政殿就石沉大海,没得到任何回应。

  东宫的向公公带着两个小太监领走了穆婉的尸体,既没如元后那般入皇陵,也没葬入穆氏祖坟,而是随便找了个风水还不错的青山埋葬,也没留下碑文记号。

  重奕与宋佩瑜从来都没问过向公公穆婉葬在了哪,向公公便也从来没主动提起过。

  穆氏意图谋害永和帝的这件事背后,还牵扯出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

  这是宋佩瑜在东宫休息好精神,被人叫到勤政殿后,宋瑾瑜透露给他的消息。

  永和帝会发现穆氏的计划,除了盛贵妃告密,还因为五年前就被发现不对劲,却直到最近才开始有异动的魏忠。

  宋佩瑜闻言,警惕心立刻拉到最高,“他做了什么?”

  宋瑾瑜既然将宋佩瑜叫来,就没想瞒着宋佩瑜,低声道,“魏忠前段时间突然开始频繁联系他曾经的下属,想帮穆五争京卫指挥使司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