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461)

  宋瑾瑜的目光始终都放在宋佩瑜身上。

  他本是想在昨天的事告一段落后,穆氏的人都下了刑部,勤政殿的人都散去,就先与宋佩瑜交代咸阳中的事。

  为此他先在勤政殿等了两个时辰,却被伤心不已的永和帝与肃王叫去喝酒,好不同意才在宫门落锁前脱身。

  然而他紧赶慢赶的回到宋府,直奔天虎居,却得知宋佩瑜根本就没回来,如同前一天那样,又住在了宫中。

  如果不是知道宋佩瑜中途还出宫去刑部一次,太子殿下也追了过去,紧接着刑部的人就传出消息说穆婉得了急病,宋瑾瑜险些进宫抓人。

  宋佩瑜却专心想着事,丝毫没发现宋瑾瑜看向他的目光越来越奇怪。

  也许是知道自己是穿越到书中,陈国最后会统一天下的缘故,宋佩瑜一直对陈国莫名在意。

  成为重奕的伴读后,他做的最冒险的事,就是将魏忠的贴身玉佩偷出来,找机会放进被抄家的前钦天监监正家中。

  当时还被树上的重奕抓了个正着……

  从那之后,魏忠虽然只是被永和帝勒令闭门思过,却像是从此开始走背运气似的,每当快要思过完毕的时候,总是会再犯些小错,让思过的时间变长。

  早在几年前,魏忠的旧部就被慕容靖、骆三等人分走,正二品的建远将军已经与虚衔无异。

  在宋佩瑜眼中,魏忠动手就等于陈国动手。

  陈国为什么会突然对赵国动手?还是上来就冲着永和帝去。

  就算赵国拿下卫国,会立刻受到影响的也是梁州睿王,而不是与卫国还隔着个豫州黎国的陈国。

  六年前,宋佩瑜刚从梨花村出来的时候,就曾遇到过笛傀刺杀永和帝。

  三年前,宋佩瑜随重奕去华山祭祀,大公主的护卫突然对大公主下手,那个护卫也是笛傀。

  众所周知,笛傀是前朝才有的东西,当年前朝旧臣大多都跑去徐州与扬州避难,前朝留下的各色文书、典籍也也大多都被这些人带走。

  当初就有人怀疑过是陈国下手,但赵国与陈国确实相隔遥远,以陈国的角度,赵国稳定的与燕国争斗彼此消耗,才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画面,委实没理由对赵国下手。

  因为找不到陈国对赵国下手的动机,赵国只能将查出来的疑点都记在心中,然后假装没发现似的放过去。

  那时赵国刚刚成立不久,还没彻底稳定下来。就算是有证据证明这些事是陈国做的,赵国除了谩骂陈国几句,也没有其他办法,反而会让其他人小瞧了赵国。

  所以从前但凡是查到陈国上的事,最后大多都停滞了下来。

  这次,宋佩瑜却不打算让这件事就这么轻易过去。

  就算一时半会仍旧找不大报复回去的好机会,起码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宋瑾瑜自然不会瞒着宋佩瑜,很快便将他知道的所有事都告诉了宋佩瑜。

  永和帝刚病倒的时候,肃王确实每天都让人八百里加急的给重奕送信,这些送信的人刚出咸阳就被拦截下来,就是魏忠的手段。

  永和帝与肃王对魏忠的小动作一清二楚,却没急着发作,反而顺着穆氏与魏忠的意愿往下演。

  穆氏和魏忠以为他们在暗,永和帝与肃王在明,越发的肆无忌惮,却不知道他们以为在明处的永和帝与肃王,随时都在悄无声息的观察在暗处的他们。

  就算重奕没及时带领大军赶回咸阳,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即使发生兵变,永和帝与肃王仍旧不会败给穆氏和魏忠。

  成功到重奕面前报信的十二卫也是肃王派出的人。

  从第三天给重奕发出八百里加急信开始,肃王就会每天再私下派出个人带着他的信物给重奕送信。

  成功到重奕面前报信的人,是魏忠故意放出去的。

  永和帝和肃王知晓魏忠的举动后,也猜测魏忠和穆氏是想在咸阳外伏击重奕,还特意悄悄调集兵马潜藏在咸阳周围,防止重奕在猝不及防被埋伏的情况下真的受伤。

  听到这里,宋佩瑜突然想起,他们马上就要回到咸阳,经过某段地方的时候,重奕表现的异常小心,几乎将行军的速度放到了最慢,还特意嘱咐宋佩瑜一定要跟在他身边。

  所以他们快马加鞭赶回咸阳的过程不是他想象中的畅通无阻,其实还是遇到了危险,只是他没察觉?

  当时重奕察觉到的人应该就是永和帝与肃王安排的人。

  如此捋顺,许多事就都能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