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680)

  永和帝抚掌大笑,“朕缺得就是这样的贤能之仕。”

  朝臣中还有人想劝阻,却都碍于正与永和帝相谈正欢的梁王,轻易不敢开口。

  谁不知道诸多归顺的亲王中,东宫最亲安王,永和帝最喜梁王。

  梁王所言又正好合永和帝的心思,若是此时开口,既碍了永和帝的眼,又有挡梁郡人晋升之路的嫌疑。

  大朝会结束不久,孟公公就带着小太监们浩浩荡荡的出宫宣旨。

  今日没出现在大朝会上的大人们全都有份,永和帝准他们在家中安心养病,不必再去大朝会,也不必再去衙门。

  正在家中享受空闲时间,畅想永和帝妥协的朝臣们听到旨意后,立刻脸色大变,就算看见了圣旨,也连声大叫不可能。

  还有在脸上扑洒了许多白面,装气若游丝的朝臣,还以为孟公公是故意这么说,目的是想他们先对永和帝妥协。

  就算孟公公让小太监将展开的圣旨怼到他们脸上,他们也死死闭着眼睛,吹着脸上虚浮的白面道,“劳烦,孟公公告诉陛下,臣实在病得爬不起床,才会告病在家,绝没有因此威……不可能!”

  小太监得到孟公公的命令,扒住朝臣的眼皮,逼着朝臣看圣旨上的字。

  孟公公在看上去已经病入膏肓的朝臣扑上来的瞬间,猛得拽住展开圣旨怼在朝臣脸边的小太监。

  随着小太监大步后退,朝臣直接扑到孟公公脚下。

  孟公公扬起冷笑,松开抓着小太监腰带的手,拿过小太监手中的圣旨,毫不客气的砸在正想从地上爬起来的朝臣头上。

  然后好心将永和帝在大朝会上宣布,要召集翼州、兖州、青州贤者的事告诉这些人,仔细记下这些人追悔莫及的表情,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孟公公回宫后,不仅与永和帝仔细形容这些朝臣窘态,还特意去东宫,与重奕和宋佩瑜说出宫后遇到的‘趣事’,被赏了套五彩琉璃的茶盏。

  这天过后,宋佩瑜突然收到许多拜帖。

  仔细追究,都与收到永和帝圣旨,正在家中养病的那些朝臣有关。

  宋佩瑜随手翻看过这些拜帖后,就让金宝找人将拜帖原封不动的退回去。

  他哪有时间理会这些人?

  前日罢朝的人可不止收到圣旨,被勒令在家养病的人。

  还有连上朝资格都没有,无缘无故以‘生病’为借口留在家中,没去衙门的六品以下小官。

  宋佩瑜正忙着在从勤思学堂毕业的人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接任这些小官的位置。

  再次大朝会,朝臣们都绝口不提任何有关太子大婚的事。

  经过种种曲折后,他们终于彻底接受初一昭告天下的两道圣旨,甚至还有人自然而然以‘元君殿下’提前称呼宋佩瑜。

  宋佩瑜愣了下,点头与对方回礼后,脚步忽然变得匆忙起来。

  重奕没急着与宋佩瑜去前面,他瞥了眼年轻朝臣身上的官袍。

  正六品的吏部小官,能出现在大朝会的最低标准。

  “去詹事府任少詹事,或者去东宫找安公公领赏。”重奕将腰间的吊坠扔给面前的人,大步追上宋佩瑜。

  吏部小官下意识的接住落点在他手边的吊坠,却没马上反应过来,太子殿下与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直到惊觉身上满是各种犹如实质的目光,吏部小官才猛得原地蹦了好几下,赶在看到永和帝靴子的瞬间,将屁股砸在椅子上。

  吏部小官紧紧握着手中的吊坠。

  少詹事!

  还是太子殿下亲自提拔他!

  在吏部小官周围,刚好看到吏部小官拿到太子信物全过程的人,除了暗骂‘马屁精’,只能垂下眼皮遮挡其中的羡慕嫉妒。

  早知道……

  他一定守在大殿门口,看到宋佩瑜就立刻冲过去,大喊‘元君殿下’。

  不,他应该冲过去就跪下!

  跪太子元君,不丢人!

  永和帝十分满意朝臣们的平静,具体表现为,他终于不再一动不动的坐在皇位上,目光冰凉的盯着正在‘吵架’的朝臣,仿佛下一刻就会提着剑劝架。

  今日的永和帝,心情肉眼可见的舒展。

  他甚至有心情与朝臣们细说,最近才开始养的小动物。

  从虎、狼之类的猛兽,到梅花鹿、白鹿这类灵巧寓意好的动物,再到貂、狐这类可爱的小兽,甚至连天上飞的大雁和海东青都有。

  随着永和帝的介绍越来越详细,朝臣们的脸色也越来越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