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681)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永和帝是因为朝堂之争烦闷,突然发现养小动物的好,已经沉迷其中。

  恰逢今日心情好,才会与他们详细介绍这些动物。

  直到看见光明正大坐在一起的重奕和宋佩瑜,还有另一边面露满意的云阳伯,朝臣们才明悟。

  早就听闻前段时间,太子殿下总是喜欢去城外。

  那些动物恐怕都是太子殿下猎来,准备在下聘的时候,做头一抬聘礼。

  别人家的头一抬聘礼,都是提前好几年就寻吉物养着。

  最多就是怕中途出现意外,将吉物养死,导致下聘的时候慌手慌脚,在分别的地点养两对吉物。

  等到正式下聘前,男方的父亲才会亲自给吉物喂食,然后让儿子拿着吉物去下聘。

  太子殿下在外三年,没提前准备吉物也能理解。

  毕竟吉物要亲自去寻,才能体现诚意。

  只有凭借自己,猎不到吉物的人,才会让护卫或者长辈代劳。

  在太子殿下身上,显然没有猎不到吉物的可能。

  但这不是太子殿下去寻找吉物的时候,一口气抓回来……的理由。

  刚才陛下说他最近养了七对还是八对动物来着?

  朝臣们正想着,要怎么才能不动声色的拍个马屁。

  嘴角的笑容越来越真诚的云阳伯忽然开口,“臣最近也养了对小猫,也许能与陛下交流些心得。”

  永和帝抚掌大笑,连声道,“猫儿好,正好朕没养猫!”

  朝臣们立刻闭上嘴,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怕拍马屁的时候,一不小心拍到马蹄子上。

  不是只有下聘的一方才需要准备吉物,难道元君的嫁妆里也要有吉物?

  朝臣们面面相觑,隐秘的交换眼色,却始终没有结果。

  他们也听过民间有男子和男子成婚的事,却从来都没亲眼见识过。

  就算亲眼见识过也没用,太子大婚,怎么可能与民间相同?

  宋佩瑜默默低头,尽可能让自己藏在重奕后面。

  为什么会突然提起那些动物。

  陛下提也就算了,毕竟重奕那么厉害,陛下想要炫耀也是人之常情。

  大哥居然也跟着凑热闹。

  宋佩瑜捂着脸,在心中祈祷,千万别有人问那两只猫崽的来历。

  那是他承诺一辈子的小鱼干后,从后巷刚生产的母猫处,绑架回来的小猫崽。宋佩瑜是知道宋瑾瑜因为被永和帝追着炫耀,心情不太好,才特意寻了对猫崽儿。

  当初将小猫崽抱给宋瑾瑜,大言不惭的说小猫崽是他的猎物时,宋佩瑜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那时的宋佩瑜完全没想过,他竟然会在不久之后,面对在朝堂所有同僚面前,暴露他独特狩猎方式的危机。

  从大殿外进门的人,及时化解了宋佩瑜的危机。

  来人跪在大殿中央,一板一眼的开口,“陛下,陈国和楚国来信。”

  永和帝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

  他闷声让来人起身,却决口不提要看陈国和楚国的来信。

  嫌弃之意,溢于言表。

  孟公公及时拿起摞折子,递到永和帝面前,“陛下,这是专门挑出来的折子。”

  永和帝脸上的表情稍缓,又看向下首的臣子们,“这几日收到几份让朕拿不定主意的折子,想请众卿为朕拿个主意。”

  孟公公从第一封折子开始念。

  “罪臣……”

  宋佩瑜刚放松下来的心情再次陷入尴尬,这次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写这份折子的人。

  他刚巧记得这个人,前几日弹劾他的人中,属这个人的用词最为凶恶,说是刀刀见血也不为过。

  偏生这个人弹劾宋佩瑜,从来都不会造谣,都是抓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放大。

  比如宋佩瑜和重奕从兖州赶回咸阳的路途中,每次都会被重奕抓去太子仪仗上的事。

  这个人就非得抓着宋佩瑜的‘僭越’不放,然后引经据典,‘合理’推测,宋佩瑜还没正式成为太子元君就如此放肆,将来成为太子元君后,定会弑夫篡位。

  宋佩瑜证明自己的清白后,与对他群起而攻的朝臣们算账的时候,自然也没落下这个人。

  这个人却没什么把柄可抓。

  宋佩瑜调查他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抠’。

  明明不缺钱,却抠的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人抠,是对自己手中的钱抠,不会因此去肖想别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