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登高临下_作者:甲子亥(570)

  即便刘小姐在得知郑荣已经娶了妻之后,百般反对。

  而刘郎中的打算还不止这些。

  因为堂堂吏部郎中的嫡女,自然不可能去给一个商户子做妾。

  所以刘郎中直接找到了郑荣。

  得知刘郎中的打算之后,郑荣不仅不准备拒绝,反而欣喜若狂。

  因为郑家世代从商,虽然郑家有钱,但是在重县士林中的地位远不如谢家,正因为如此,他当初才会绞尽脑汁和谢家结亲。

  可是刘郎中是谁,两榜进士,吏部郎中。

  虽然郎中只是五品,但吏部可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员升迁录用,所以五品的吏部郎中哪怕是四品的知府也要拼命巴结。

  虽然刘郎中现在丁忧在家,可是他在吏部做了十几年的官,有十几年的人脉在,他将来想要起复还不是张张嘴的事情。

  所以多少人做梦都想攀上刘郎中。

  郑荣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应该说郑家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所以第二天,郑家人就逼着他堂姐和郑荣和离。

  他堂姐本来就是个暴脾气,得知郑家人的意图之后,直接大骂了起来。

  郑家人恼羞成怒,最后竟然直接以他堂姐不孝公婆为由,捏造了几件事情,将他堂姐休回了家。

  之后的事情就跟做梦一样。

  他们将郑家告上了公堂,县令却害怕得罪刘郎中,直接判处郑家休弃他堂姐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坐实了他堂姐不孝公婆的罪名。

  大乾以孝治天下,所以不孝自然是重罪。

  谢家族老担心他堂姐连累到谢家的名声,更担心刘郎中迁怒到他们,随后竟然趁着他出门去向恩师求助的时候,找上门来逼迫他堂姐自戕谢罪。

  他堂姐不从,他们就直接毒死了他堂姐,他伯母见状,当场撞柱身亡。

  刘小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自觉愧对他堂姐,随后竟也悬梁自尽了。

  眼看着事情就要闹大,刘郎中当机立断,只说刘小姐是因为被强人掳走,为了保全名声,才自尽的。

  因为这,刘家不仅保全了名声,反而传出了教女有方,高风亮节的盛名。

  谢家为了讨好刘郎中,更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对外也只说他堂姐和伯母是暴毙的。

  他想要去揭发这件事情,却被谢家人直接关了起来,直到他恩师找来,而他也假装‘迷途知返’,谢家人才把他放出来。

  三条人命,就这么没了。

  仅仅只是为了名声二字。

  谢温纶心在滴血。

  所以他做梦都想为堂姐和伯母报仇。

  可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想要扳倒刘郎中,简直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所以他才会重新踏进科场,为的就是通过科举,爬上高位,再来收拾刘郎中和郑荣。

  然而他科举三年一次,他都还没来得及踏进会试的考场,守孝完毕的刘郎中就已经顺利起复了,而且还是官复原职。

  而刘小姐死了,刘家和郑家的婚约也就作废了,为了补偿郑荣,在他考上秀才之后,刘郎中便动用手里的人脉将他送去了国子监读书。

  没想到郑荣也顺利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国子监里攀上了右相的小儿子,成了右相的门人。

  谢温纶知道,他假意和谢家人同流合污的事情能骗过谢家人,却不一定能骗过刘郎中和郑荣,哪怕是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也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阻止他出仕,甚至直接下手毁掉他。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了赵王正在招揽门人的事情,当下便咬牙跟随一些考生投入了赵王门下,试图借助赵王的权势,先在官场上站稳跟脚。

  而赵王对于他们的投效也十分高兴,并且主动为他们延请了三位名师教导他们。

  对此,他们自然是感激不已,甚至觉得赵王似乎也没有传言中那么荒唐。

  直到会试开考,他们惊悚地发现考题竟然和赵王给他们请的那三位名师平日里给他们布置的课业一模一样。

  这可是科举舞弊!

第218章

  最近一次的科举舞弊案是在元平元年, 当时新帝刚刚登基,按照惯例,朝廷加开了一次恩科。

  这是新帝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要是能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 那就是新帝的第一批门生,对于自己的第一批门生,新帝投入的感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将来肯定会重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