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110)

2018-03-05 燕七雪

  ——轰!

  一人起头,其他人立刻跟风喊了起来。

  丁石头好笑地回头,却见他们个个洋溢着满脸笑容,这个说要学做面食、那个说要学刀工、还有人说好吃的都想学……

  于是哄笑声更盛,就连工匠们听见都笑了起来。

  年轻真好啊!

  “……”丁石头有些傻眼,她说的是上学读书,可这里不是厨师学校啊。

  原来他们这些日子见识了丁石头用菜刀切菜、剁馅、做包子、馒头、卷子、拉面、刀削面,就想学艺。

  只有江虎子知道,丁石头会的远不止这些,而且丁石头说过等空下来会教他更快的术算,但现在都忙,他也没有开口再提。

  “以后看老大的心情吧,天南地北的菜肴,老大都偷过师了,比不上名厨,让你们弄个小食摊还是不成问题的。”

  丁石头挥挥手,转身去拿背篓上山去,留下一群激动的少年。

  老大说摆摊不成问题呢!

  也有人疑惑,为何老大自己不摆摊?

  还是江虎子出面解疑。

  “丁石出身大户,就算窝在这村子里,也将积蓄拿出来建了这么好的屋,还要用砖石铺地,你们说,他会当个风吹雨淋的小贩吗?”

  “也对,虽说现在卖野菜,可他就是比别人会卖,如今还要开塾教学童,这才是他这出身应该干的事儿。”

  张忠立刻附和。身为准妹婿,又是邻居,张忠自然是从江虎子那儿多知道一些内幕了。

  大家听了更加钦佩丁石头。

  这会儿还没到傍晚,天色再不济也不影响干活。

  丁石头快步上了山,往之前去过的林子一路找过去,喊了几声,就在林竹附近的山坳里找到丁点。

  “老大,今天顺利吗?”丁点从树后跑出来,表情有些小激动。

  他一个人在这片树林里摘了一个下午了,怪冷清的。

  之前有来到附近的村妇见他只有一个人,也不理他,后来就都走了,说是天色不太好,怕摘了也不好晒,还占地方。

  但他不想就这么回去,他相信就算现在下雨,老大也一定有办法把木耳晒干。

  而他们信奉一条定律,当别人不在意或放弃时,就正是他们捡漏争先的机会。

  “嗯,很顺利,最近几天不用出去,咱们就摘木耳好了。”

  丁石头拍了拍丁点的肩膀,走过去看了看他的箩筐,里面还只有一半,再扭头四顾,附近已经没什么木耳可摘了。

  “走,我们再往上找找。”丁石头将背篓递给丁点,再背起丁点的箩筐,就大步上山。

  绕过山坳到了另一面山坎子上面,果然又有不少长了木耳的阔叶树。

  正文卷 第157章 明码标价

  别人只寻木耳,他们知道木耳爱长在何处,因此寻找起来比别人更容易一些。

  但别人也不傻,几乎是丁家在哪儿,就往附近凑。

  这也是丁石头后来装不下老实人的原因之一,没有谁愿意干什么都被别人盯着、抢着还刻薄着。

  人善被人欺。她不欺负人,但也不想被人欺负。

  到了地头,丁点继续填自己的箩筐,丁石头隔远几步也忙了起来。

  在别人眼中是阴沉的天气,在丁石头眼中不过是多云,积雨云没凝结而来,不怕这雨来得快。

  山林里开始昏暗时,丁石头才收了手,箩筐快摘满了,背篓还只有一半,她将背篓交给丁点,自己背起了箩筐。

  丁点想背自己的箩筐,却被丁石头喝斥了。

  “动作快点,再磨蹭下去就看不见路了。”

  丁点缩了缩脖子,只得作罢。

  两人一路也不害怕,走下山坎延着山坡一路蜿蜒向下,附近已没有别人,但他们仍然不会说秘密事情。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人刚好和他们一样落了后呢?

  隔墙有耳的风险,他们绝对不敢冒。

  但开村塾的话题还是可以说的。

  “老大收人一两银,还想将人教成文武双全呢,是他们赚到了。”丁点有些不高兴。

  因为他认为,有时候你对别人好,别人却不见得就领情了,反而觉得你本来就是这样子,他们本来就应该接受你这样子付出呢。

  一般人情结交也算了,开塾就相当于买卖,还是明码标价的好。

  说着话很快就下了山,山下比山里又亮堂一点,已是擦黑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