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石头连忙说道。
原本还想着老秀才何时会找上门来踢馆,没想到,人家不出门就在家里踢了,这敲山震虎的招儿,还有点水平呢。
“丁石,我以后就在家里读书得了,若有学问上的事,可以来找你求教吗?”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丁石头笑着背起《论语》,刘学贵欣然一礼,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
当然丁石头可没有觉得自己有本事教出一个童生,但老秀才选择带启蒙班,而将要考童生的学子交给了本身只有童生功名的次子,这目的,现在来看,也不是随意和凑巧了。
私心这么重、利益心这么重,竟然为人师表,我呸!
“丁石,下个月我搬张桌放到你塾学里,你有需要抄写的任务,也可以分些给我的。”
刘学贵得到了丁石的允可,想到以后能经常和丁石探讨学问,心情好了许多。
只不过刘学贵的心思,立刻就让丁石头觉察了,心里默默吐槽,这小哥不会真当她是天才,想跟着她学文化吧?
虽然她是懂得很多东西,但在这时代里能用上的却不多啊。
但她想到另一个问题,还是点点头答应了。
“行,等我得空时再裁些纸出来,你得空时写写五言唐诗,等我教时,应该能攒不少了。”
“好!”刘学贵一听立刻答应下来。
《千字诗》他全默得下来,但丁石要求的是五言唐诗,想到《李太白集》,便有些了然。
大家一边说读书的事,一边便轻松将活儿干完了。
将粪桶和粪瓢送到茅厕后边放着,打了水用皂角洗干净双手,但看着铃铛姐妹掩鼻路过,大家哈哈笑着立刻回家洗澡去了。
原本丁石头还想留大家喝茶聊天,但这一身就算不脏,也还是有味儿的。
丁石头和丁点也立刻打水去洗澡、洗头,把这一身味儿清洗干净。
正文卷 第250章 字牌
第二天,丁石头就让丁点去找王木匠,按她裁纸的大小先做几块木板出来,看着合适就增加数量。
她则坐在书桌前另外截了纸,写了一首二言古诗。
“断竹,继竹。飞土,逐宍。”
这是先秦时期的《弹歌》,说的是原始百姓伐竹做弓箭打猎的故事。因为字少、容易记忆,故事味儿还足,因此拿来作为启蒙班的首选诗。
三言诗也有很多,但她觉得,如今通用的还是五、七言。
还是多选一些叙事、抒情、有画面感又容易记忆的古言,将学童们逐步引入诗歌的海洋。
知识在于累积,她希望帮助那些学童,在一个又一个典故、来历的精彩故事里,懂得越来越多的学问和道理。
但是在他们还这么小的时候,太深奥的东西还是留着以后再说,现在应找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内容,而不是填鸭式塞给他们。
抄完几首五言诗,又裁了一些纸张,抄完一遍《千字文》,就将剩下的纸裁了出来,回头交给少年们去写。
“老大,这样的可以吗?”丁点匆匆跑了进来,手中拿着四块小木板,平面已经刨光滑了,只不过做工还是有些粗糙。
想必是王木匠匆忙做出来给她看效果的。
“这样就好,我写写看。”丁石头立刻拿来一块放在桌上,提笔就写了个“天”字。
她要的都是比巴掌略大,相当于32K大小,字写出来也能大一些。
“很好,就按这个来,先记数,等我把字全写出来,再全部刷一遍树脂漆就行了。就说我要做字牌,这样的要五千个,不用赶货,但一年内要做完。”
“最好这几天能给我做三、五十个出来,我下个月要用。”丁石头将那块写了字的木板又交给丁点。
丁点立刻原样拿回王家,王木匠一听是教学童认字的字牌,顿时大夸丁石头聪明。
王木匠做过黑板,一听就知道能将这字牌挂到黑板前,教哪个字就挂哪个,确实方便。
五千个字牌,显然就是丁石头以前说的,要在五年内教学童认五千个字了。
能认得五千个字,在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心里,是很了不起的。
做出来不是很麻烦,但也很费功夫,尤其费木料,但王木匠也没喊高价,按一文钱两块的数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