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177)

2018-03-05 燕七雪

  五千块就是二两五钱。

  丁点当场给了五钱订金,爽快得很。王木匠自然很高兴,但丁点心想,若全部用纸,不但不利于保存,竹纸也不便宜呢。

  这天丁石头和丁点把不同抄书的纸张全部裁了出来,分摞放着,每一摞最上方都有一份样本,当晚就让少年们开始抄写。

  字不好看没关系,一笔一画写得清楚,一眼认得出来是什么字就行。

  第二天上午,丁石头又把地浇了一片水,这次浇的是井里打上来的水。

  下午就带着小福姐妹坐在廊下剪红薯藤,长长的藤蔓剪成一小截,将底下的叶子也剪掉。

  第二天大家都来种红薯,学会之后领了些红薯藤回家种去,数量不多,算是试种。

  正文卷 第251章 不会轻举妄动

  而这一天也是本月最后一天,沐休日。

  这天起,刘学贵就正式与江夏村塾没有关系了。

  村长知道他的事后很生气,干净连刘学瑞也不去了,四月起直接到丁石头的九九塾学读书。

  刘学瑞一听可以在自家村里上学,高兴坏了,立刻跑去找狗娃他们说他也要回村读书了。

  这事却让夏秋菱尴尬得很。因为她是江夏村村长的女儿,就打算端午节时回娘家要好好理论几句。

  但村长却不让她说。这事闹起来,最终也就是江夏村塾拒收南城村的所有学童。

  这也罢了,南城村以后的学童都会在自己村塾里启蒙,别人威胁不着,已经在那边读过几年的,再读几年也就算了。

  但若老秀才发作起来,将村塾开到城里去,以他一门两秀才一童生和这些年赚了不少束修的实力,到城里开私塾是完全可以的。

  因此,这事就这么算了,也不要搞得让江夏村的村长尴尬。

  当刘学贵将爷爷的意思告诉大家时,丁石头当场嗤笑说道:“我敢打赌,老秀才不敢从村子里搬进城,村塾不会关掉。”

  “为何?”大家齐声问道,随即就自己讨论起来。

  “我看老夫子心气高得很,他那两儿子更是眼睛长在头顶上。”

  “就算老夫子不想搬,万一被他儿子怂恿而搬了,怎么办?”

  “……”

  “你们怕他们搬走,这才会被他们拿捏,但你们想过没有,城里没私塾?能在城里开私塾的多是有声望的秀才,甚至举人。”

  “真正将读书目标朝向仕途的城里学子,会认可村子里来的古板秀才?眼睛长在哪儿都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教书育人的本事。”

  “城里人钱多、见识多,读书还很方便,若你没实力教好学童,很快就会没有生意的。”

  “城里人家的优势,是你们没有的,你们才会加价,求着挤进江夏村塾。而你们的优势,也同样是城里人家没有的。”

  “我们的优势?”少年们一脸茫然。

  “你们几个村子加起来,就是很大一块市场,但村塾只有一家,就像我们上个月最早卖荠菜鸡蛋,全城就我们兄弟,我们看人叫价,买卖很容易赚。”

  “但第二天就有许多人跟风去了,我们立刻就不卖了,为何?没有独家买卖的优势了。嫌我的贵?就买别家的,都怕做不成生意,自然会降价啦。”

  “江夏村塾敢增加束修收你们外村学童,不就是因为附近几个村子只他一家买卖吗?进了城就不是他一家了,除了看本事,还有各种竞争。”

  “而在江夏村横惯了的两秀才一童生,他们习惯城里的竞争吗?越是傲气,越是输不起。”

  “最后他们就会面临两个选择:灰溜溜搬回村继续开村塾,死要面子在城里撑着。”

  “如果他们不傻,不会轻举妄动,意气用事。”

  “换了是我在这局面上,我会做两手准备。一,继续开着我威望震八村的江夏村塾;二,派儿子进城开私塾或去别的私塾当夫子,探路。”

  “啪!啪!啪!啪……”

  正文卷 第252章 有缘无份这种事

  突然,少年们都鼓起掌来,看着丁石头的目光闪闪发亮,个个佩服不已。

  “虽说是开塾学赚束修,但说白了也就是个买卖,既是买卖,就有竞争不变的道理。举一反三,你们自己可以琢磨一下,如果换了是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丁石头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还是将话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