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有他爹娘出面跟外婆家定货,定下两亩麦子产量,足够他们今年试试手了,卖不完也自己能吃。
当然买麦子的钱,也要张忠从山货里赚回来。
张忠的目标正在实现,当然他也没落下读书,他是打算早上去卖面,中午卖完就回家,下午还有时间读书,夜里和面做准备工作还有爹娘呢。
而江虎子和其他人想去外地看行市,丁石头并不赞同,道理原来就讲过了,让他们先扎稳脚跟,而且就靠这些山货还不足以出一趟远门送货。
毕竟没有唐风、宋风会自己派马车来你家收货了,这路途一远的成本和损耗问题,就会影响价钱,很难产生利益。
而且丁石头已经号召大家都种红薯了,今年全部留种,明年就能大面积种植,年前就能做成红薯粉来卖,这笔干货若做出来,再扩散供货才有赚头。
因为红薯在本地没有,丁石头早就告诉过他们,是以前路上帮了一个外地商人才得到的红薯种,外地商人是从海外弄回来的种,自己都没种过呢。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家还是知道的。
只不过还没收获,都闭紧了嘴巴守着这个秘密。
也是那时丁石头问了买卖田地的价钱,若种成功,就扩大种植。大家一起帮忙,就是搞一二十亩地也容易。
因此江虎子他们也就打消了现在去外面看行市的念头,一边攒货一边读书。
丁石头说过,只有多读书才能思考更多问题,而且希望他们十年之内,至少弄个童生回来。
等南城村有十几个童生时,就能吓死江夏村了。
一翻话说得大家笑了好久。
十几个童生啊!这是祖辈们都不敢想的事,竟然在他们身上要应验了吗?
大家虽然觉得不可能,但还是被丁石头的话如点着了心中的火。
正文卷 第340章 物尽其用
那几个只敢悄悄告诉丁石头童生梦的少年们,也就自己站出来说了自己的愿望。
于是大家都想结伴去试试,就当见下世面好了。
只不过赴考的钱,也要自己攒了。一下有了这么多目标,光靠山上出钱,还是让人有些担忧的。
于是大家又将目光看向河里,这两天已张罗着打鱼去了。
如果只是卖鱼,当然要去鱼市任客挑拣,卖不完就蔫了。
因此,他们先去找秦风谈好供货。
等伙计带着深桶大鱼盆过来时,他们的鱼已捞上了岸,活蹦乱跳地绝对新鲜,而且价钱也比鱼市的要便宜一点。
因为少年们不是鱼贩子,他们就是靠力气和大河的天然资源,赚点小钱读书。
当然,能让秦风如此积极来收货,而且是每天都来,也是丁石头出的主意。
让江虎子去找周管事,说了每天上南城村买鱼的三大好处。
一是让这条大河成为秦风的新鲜鱼仓,还省了捞鱼的伙计等人工。
二是可以在鱼的做法上出新,成为秦风的一大招牌菜,不愁鱼做的菜不好卖。
三当然是他们的价钱比行市低呀,而且是长期合作了。
当然,第三个好处是周管事愿意接受前两个好处的原因。
让周管事心动的却是前两个好处。他知道江虎子背后还有那个精明少年,那少年说出来的方案就没失败过。
而这时候刀功最好的刘学华就派上用场了。
也让几个对做菜极有兴趣的少年们,圆了一把参观酒楼大厨房的梦。
他们去秦风酒楼的大厨房里,演示了几道以鱼为主料的菜,还有鱼当配料的菜。
当然是他们从丁石头那里学来的。
丁石头没有把这几道菜卖菜谱,是因为不想变成谁的独家专利,将来她自己开酒楼时,也可以做这几道菜。
她并不担心等她做这生意时会没有商机了,因为她手中掌握的资源,是别人没有的。
等她把菜式翻新,谁会说和秦风一样呢?
虽然丁石头现在早不参与大家的赚钱团队,但在旁边指点一二,就让他们兴冲冲地奔向前方。
而他们也都是很受教的机灵人,已能贯彻丁石头的物尽其用、将利益最大化的生意理念。
但现在九九塾学要扩招了,人手不够是必然结果。
在村长把新地契拿回来,丁石头也立刻付了十二两银子给陈家二爷爷后,全村都知道扩建村塾已经确定是事实了。
中午少年们就都过来商量怎么帮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