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军府内,有小厮带话说苏将军不回来了。苏暮谦有些失望。
沈阔还笑话他:“怎么想哥哥了?你都多大了?”
苏暮谦逞强道:“我没想。”
沈阔忍不住戳穿他:“没想,你还一脸失望。”随后哄他道:“虽然没有亲哥哥,但有情哥哥啊。”
苏暮谦一脸诧异随后羞恼扬手就要打。沈阔立刻躲到一边:“打不着。”
苏暮谦顿时追过去,房间不大,俩人玩的热热闹闹的。最后还是沈阔见他怀着身孕,不好一直跑,沈阔缴械投降,被轻轻打了好几下,苏小将军才肯回床上。
第44章 聘请张家兄弟
转眼就是过年了, 沈阔跟苏暮谦穿的都是红色的袄子,苏小将军过了孕期最难受的时候,现在脸色白里透着红, 穿着红色的袄子,好看的不行。
苏将军带了苏军师,还有几个副将热热闹闹的在家过了个年。
沈阔跟他们喝酒投壶,他一向讨人喜欢, 沈阔见识丰富,跟他们讲起京城的事情, 一群将军听的是如痴如醉。
他们在边塞城市, 平日里没什么渠道能知道京城发生的事儿,亏得沈阔跟他们讲。
要不是苏将军拦着,这些莽将恨不得当场拉着沈阔结拜。
过年过的热热闹闹的,沈阔也喝多了。
第二天难得睡到了日晒三竿。
没几日,张家两兄弟就过来找苏暮谦了,他们就是种地相关的人才。京城里治农经的人很少, 他们是各种佼佼者,却被人骂说不务正业, 后来拜得沈阔门下专门伺候田地。
如今沈阔千里迢迢给他们飞鸽穿书, 让他们过来一趟。他们连年都没在家过, 匆匆忙忙的走水路赶来了。
沈阔听闻张家兄弟来了, 立刻过去接见, 带着他们去了田间地头。
张家兄弟来的时候还捏了捏地上的冻土, 沈阔道:“听闻你们有沤肥的秘法,这边的田地不丰,用你们的法子养一养,漠北这边的田地长得不好, 我想让你种一些高产的东西。”
“这个……”张家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
张大哥道:“沤肥很简单,这边的田地太缺乏肥力,只要好好施肥精养两年肯定会比现在强。不过想要粮食高产,这个有些难度!”
张小弟没开口,但他跟哥哥是一条心。
沈阔道:“我的宝船在南洋得了一株土豆,每一个足有一斤左右。我们道这里就叫人下去种了,在暖房里种出来也有八两!”
张家兄弟一听这消息眼睛都冒光。
沈阔道:“只可惜路途遥远,再加上天寒地冻,现在存活的只有二十多株。”
张大哥还没说话,张小弟就道:“我们在京城也种过本地的土豆,虽然没有那么大个,但是很有经验!二十多株足够培育了。”
沈阔道:“这些就都交给你了,种子,田地,肥料都给你们准备的充足。地里的事情一概交给你们。现在辛苦一些,等过些日子我叫庆先生给你招一些人手。只要你把东西种出来就行!”
张家兄弟俩兴冲冲的领命。道:“是,必定不辱使命。”年节刚过,他们就要着手准备先把肥料沤好拌进土里,过了一冬天再下两场大雪等肥力渗进去,开春了,田地就是又一番模样了。
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还挺多,早点弄,不能耽误了春天的耕种。
苏暮谦随后就在飞云城里开了一个店铺,这个店铺很有意思,用种子换粮食,寻常的粮种一斤换五斤粗粮。那些珍贵的种子经过鉴定,一颗就可以换好几斤的粮食。
在飞云城内本身粮食产量有限,老百姓只能去外头粮商那边买。在小市场上,粮食可是硬通货,在这个边陲小地比给钱还好使。
最感兴趣的就是来往的商队,他们走南闯北,自是能弄到不少好东西,瞧着这个铺子对粮种感兴趣,而且说越稀奇的,价格就越高。纷纷记下,打算外出走脚的时候给寻觅一番。
坐镇的就是庆先生,他见多识广,他在这边主持大小事情。
沈阔闲来无事,过去看看,瞧着庆先生正在跟商户交谈,道:“果树的种子也可以。半斤种子换一斤粮食。”庆先生顿了顿:“还有一些清热的草药种子也要换一些!”
商队的人连连记下,随后道:“我这次出访匈奴,要是真有你说的这些,就给你带回来。”种子这东西各地有的都不一样,而且不费事。要是能换粮食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庆先生把两个人送到了门口。随后换上了笑颜对沈阔道:“世子爷,咱们这招可真好。短短的三天,就得到了小麦的种子四斤多,还有各类果蔬的种子三十多种,还有稻米的种子。还有两粒人参的种子,听闻是当地的西洋参,很滋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