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娶了战神小将军_作者:萝卜精(70)

2022-01-12 萝卜精 生子文

  换了这些好东西,而他们花费的不过几十斤的粮食,这买卖要是在京城根本无法想象。

  沈阔道:“嗯,咱们库里的粮食还有多少?”

  庆先生道:“粗粮还有两千斤,细粮有五百斤。只要张家兄弟那边把寒地稻米和寒地小麦种出来,咱们的粮食就多了!”这些东西本地都有,就种起来需要更精细。

  张家兄弟是种田的迷。就在田边搭个屋子,一年四季的在那边,有他们这么精细的人伺候,过了今年粮食肯定是大丰收!

  沈阔道:“对了,种田那边只有两个人不行。我打算再招十个会种地的人。田地那边的活儿多,得有几个当地人在旁边指点。”

  庆先生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我看,给钱倒不如给粮食好使。一个人一个月八十斤粮食。您看怎么样?”这是庆先生仁心了。

  粮食价格高高低低的,老百姓吃粮费劲儿,买粮也不容易。能给他们活命的口粮倒真比铜钱要好。

  沈阔道:“好,只是将来还要招人,咱们这点粮食不够干什么。我记得咱们在临县还有铺子。让他们趁着价格合理屯一些粮食,满五千斤送往这边。”

  庆先生道:“我跟世子爷想到一块去了。”

  俩人正说着话,就见外头有一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拿着令牌看见沈阔道:“爷。”说完把信件塞在他的手上了。

  沈阔打开一看,是他在京的好友写的,一目十行看完道:“陛下已经下旨处理了国舅爷,抄了他的家,三月份增设科考。看来是要跟世家夺权了。”打算招募天子门生。不跟之前的朝堂瓜葛。

  庆先生道:“这……幸亏咱们离了京城。”国舅爷这些年实力堪比宰相首辅,向来得圣心,连他都落马了,看来皇上势必要大动作了。

  其实沈阔很早就知道,自从陛下把大公主和太后“请去”五台山祈福,足以看出皇上对沈家也是下了决心的。只是他们走的快,暂且逃过这一劫。

  世家权利大,是历朝历代积攒下来。

  不是一朝就能斗倒的。远离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也好。

  沈阔道:“京城动荡不知何时结束,看来我们这段时间都要呆在这了!”他是无所谓,瞧着苏暮谦天天挺高兴的。

  如今这飞云城,要啥没啥。既然要在这里还是要把周围布置的舒服一点。

第45章 老乡淳朴

  沈阔在店里看庆先生两个嫡子给种子分类呢, 铺子里打造了两个中药柜,上面贴着各类的种子的目录。

  自从有这个换粮的活动,短短时间已经收集了二百多种了, 包括粮食,蔬菜,果树甚至还有一些药材。

  这些日子张家兄弟白天去地里,晚上来这边抄录, 看这些种子的眼神不亚于看绝世美女。

  他们又把农经和百草纲目以及其他书给捡起来了。

  兄弟俩都是不擅长言辞的人却激动的跟沈阔表示,这里既有农田耕种又有种子库房, 就是他们梦想中的神殿。

  沈阔在这边买了一个带院子的巨大房子, 正好可以当做仓库,从三个地方调集的粮食正在望这边汇聚。

  很快库房里就堆放了一万多斤的粮食,再加上之前的两千斤粗粮存放在这边。

  贴出了招种地人的告示。

  一下子在人群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一个月八十斤的粮食请人去种田,老乡们都有些不敢置信,这里没有几个人从事耕种,寒地不好种粮食辛苦了一年下来, 去了赋税,剩下的还不够一年的嚼用呢。

  瞧着一个月八十斤粗粮的消息都有些怀疑, 无奸不商, 这要是被骗了劳工可怎么办。

  一个商行要真说欺负起老百姓来, 也只能认栽。

  听家里老人说, 以前有人也是花高价组织了个劳工队, 说去匈奴那边挖金矿, 承诺的更好,一年至少带回来五两银子。当初去了一大批人,只有两三个人回来了,说就是骗他们干活的。带着铁索和脚镣, 一直累死为止。

  有了这种前车之鉴,大伙儿又心动又迟疑。

  庆先生也不着急。

  外头聚集了不少的人,甚至都不敢进店来问一问。

  终于有个壮汉进来,人群中还引起了一阵骚动。

  “你这干活给粮食?”

  沈阔跟庆先生都抬头,瞧着这人个子很高,模样倒是中原人眼珠却是蓝色的,身材壮实的像个小山似得,说话瓮声瓮气。

  庆先生道:“是啊,一个月八十斤粗粮,中午提供一顿饭。”说完之后道:“你擅长做农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