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李愚道,他看了看左右,然后指着一个供路人休息的长凳说道,“老先生,咱们到那边坐着谈,如何?”
老者顺着李愚的手指看了一眼,摇摇头道:“那里太闹了,这样吧,前面不远有个茶馆,倒是挺清静,老朽请小兄弟到那里坐坐,咱们边喝茶边聊如何?老朽还有些问题想向小兄弟讨教。”
“不敢,就依老先生所言。”李愚应道。
老者领着李愚向前走了几步,前面果然有一个小茶馆,看起来还有几分清雅的样子。老者熟门熟路地进了茶馆,早有伙计迎上来,二话不说,就把他们俩带到了楼上的雅间,并送上了四色茶点。
看到桌上摆着的茶点,李愚饶是意志坚定,眼神也有些游离了。换成任何人,足足饿了380年,看到眼前的吃食也很难保持淡定。老者看了李愚一眼,笑道:“怎么,小兄弟是饿了吗?”
“的确,早上赶了几十里山路,的确有些饿了,倒让老先生见笑了。”李愚说道。
“饿了就赶紧吃点吧。”老者一指桌上的东西,说道,“你这么大的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俗语说,过一阙吃一钵,就是说你这个岁数的。没事,你尽管放开吃,不够我让伙计再拿些过来。”
“那晚辈就失礼了。”李愚答应了一声,便伸出手,抓起一块糕点塞进了嘴里。他原本还想显得矜持一点,无奈肚子不争气,糕点一到嘴里,肚子里就像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吸力,让他连嚼一下的工夫都没有,直接就咽了下去。他的手也不听指挥了,心里想着动作要缓一点,可实际上却做不到。不过两分钟光景,四小碟糕点就全进了他的肚子。
老者看着李愚狼吞虎咽,脸上泛起了慈爱的微笑,或许是想到了自己的孙辈。他轻轻拍了拍掌,唤来伙计,让他又拿来了四碟点心,而且这一回,不是照着茶点的份量拿的,而是足足多了三倍,足够让李愚吃个肚子滚圆了。
第五章 我叫高士新
“呃……这怎么好意思?”李愚的脸有些红了,他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狼狈,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这样风卷残云般地大吃,实在是有些斯文扫地。他从前也不是没有挨过饿,但这一回实在是饿得狠了,这才失去了自制力。
“没关系,年轻人能吃是好事。”老者笑着说道,“小兄弟,我觉得你不是午饭没吃,是不是连早饭都没吃啊?”
“嘿嘿,老先生真是目光如炬。”李愚含含糊糊地应道,他心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已经有380年没有吃东西了,你还会这样淡定吗?
把糕点吃了个七七八八,李愚算是缓过劲来了,脸上也泛出了光彩,不复是刚才那种面有菜色的样子。茶楼的伙计送来了刚泡好的茶,老者亲自给李愚倒上了一杯,李愚连忙行礼道谢。肚子填满了,李愚就显得从容多了。
“还未请教老先生名讳。”李愚说道,吃了人家的东西,总得知道对方是谁吧,聊天不就是这样开始的吗?
老者道:“我叫高士新。”
“哦,原来是高老先生。”李愚点了点头,心里嘀咕着,这位老汉只报名字,不说来历,没准是个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只可惜自己对这个时代没有丝毫了解,想问也无从问起,只能装傻了。
看到自己报出名号之后,李愚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高士新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自己的名号在寻常人那里自然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搞古玩收藏的人,至少在渝海市的境内,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呢?如果要说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搞收藏的,刚才听他跟那个摊主孙山一番对话,却分明对这一行当门儿清。莫非,这是一个刚从外地来的鉴赏家?“看小兄弟这装束,好像是道家弟子?”高士新试探着问道。其实李愚的服装和道家相去甚远,但他头上有发髻,衣服也是明朝风格,搁在现代人的眼里,只能往道家那里去猜测了。
李愚支吾道:“我也不算是道家的正宗弟子……不过,小时候家里人把我送进观里,倒一直是跟着道门的师傅学艺。这不,刚刚奉师门之命下山来游历,对世事人情多有不解之处。”
“你叫什么名字?”高士新问道。
“晚辈叫李愚。”李愚答道。
“李鱼?哪个鱼?”高士新追问道。
“是愚蠢的愚。”李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