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渡_作者:狐狸不归(68)

  谢长明打断他的话:“我对你的身份没有兴趣,不会同别人说。”

  丛元获得了苟活的机会,喜笑颜开。

  与死里逃生的丛元告辞后,谢长明继续往山上走。

  半空中盘旋着一只燕子,在枝头低飞。

  谢长明伸出手,燕子便落在他的手臂上,脚上绑了两封信。

  信是从风雨楼来的。

  风雨楼是近几年兴起,楼主人称百晓生,十分神秘,寻常并不知道他身在何处,有何异能。

  实际上百晓生是个白面书生,修为不怎么样,修行的却是能与未开灵智的凡间鸟兽共感的心法,知道许多秘密,才遭到追杀,被谢长明救了。

  百晓生遭此一劫,深知无门无派的苦处,谢长明想找谢小七的消息,两人一拍即合,一人出灵脉,一人出力,办了个风雨楼。

  风雨楼很少探听仙界江湖上的隐秘,大多交换一些因行路不便,不能传递的消息,加上身后有一条灵脉,财大气粗,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了后起之秀。

  这些都与谢长明没多大关系,他从前养着风雨楼,也只是为了找谢小七。

  谢长明行踪不定,连百晓生也不知道他此时身在麓林书院。燕子是从前折的,只要放飞,就会寻着他的方向而来。

  展开第一封信,最上面写了三个字——长明鸟。

  再往下,点名了是盛流玉。

  谢长明顿了顿,继续往下看。

  由于是谢长明是风雨楼背后的金主,他要查的事,百晓生不敢怠慢,可有关小长明鸟的传闻虽多,却当不得真。所以,百晓生亲自去小重山跑了一趟。

  长明鸟世代居住在小重山,不仅是两只长明鸟,与长明鸟血缘亲近的灵鸟,都住在此地。

  百晓生在信中说道,他在周围转悠了一圈,与一些活了二三十岁的鸟兽共感,探查它们的记忆。那都是些凡鸟,灵智未开,很少有人提防。前十几年,盛流玉的父亲盛百云都出现过许多次,盛流玉却从未出现。大约在三年前,盛流玉忽然出现在了小重山,就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似的,已经有十岁出头了。

  百晓生甚至怀疑,盛流玉是不是真的长明鸟。

  盛流玉确实是长明鸟,那为什么不在小重山长大。

  谢长明想了片刻,或许这是盛流玉眼瞎耳聋的原因吗?

  而且长明鸟天生便有破魔之能,他身上是什么魔气,能纠缠了这么多年,连盛百云都没有办法。

  太多想不通的地方。可谢长明不再往下想,揉碎着这张信纸,展开下一张。

  信上说,博山照世泥已有消息,但还需确定,暂时拿不到手。博山照世泥本身便很少见,又于修行上没什么益处,寻常不会有人费力寻找,便更显的稀罕起来。

  谢长明皱紧了眉。

  时隔二十年,他依旧将谢小七的模样记得很清楚,提笔便能画得出来。

  他再回忆从前的许多事,已经不太记得清了。

  第一世的时候,他从那座无名的小山上下来,后面跟了只笨鸟。山下有个算命摊子,坐了个瞎眼道人。

  瞎眼道人叫住了谢长明,说他有大造化,日后贵不可言,还赠了他一粒仙丹。

  谢长明吃了那粒仙丹。

  想起这件事,谢长明至今都觉得很奇怪。

  莫说是十三岁,即使是五岁,他也不会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而第二世、第三世,再从山上下来,却再也没见那个道士。

  就像是再次在十三岁时醒来,谢长明也没有遇到谢小七。

  下山后,谢长明找了份护镖的活。他那时才十三岁,没多大力气,本来是进不去的。但他认过字,读了些书,也懂算数记账。而账房先生大多是书生,跑不了远路,要的月例又多,所以就带上谢长明,兼职记账。

  跑镖是很累的活。

  谢长明将鸟养在肩头,别人都说这鸟很聪明,有人要买,谢长明不卖,还有人要强买,谢长明和人打过几架。

  后来谢小七才说,它那时候很害怕被谢长明卖掉。

  当然,这不是原话。它的原话是在册子上用爪子踩出来的,说谢长明要是卖掉自己,它要天天给他吃的馒头里下毒。

  运完镖,停在繁华城镇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去赌钱喝酒。

  谢长明会去书店里看书,他的记性很好,看完两遍,回来后就可以默出来。

  白天没有空,晚上才能写,镖头为了省钱,不让人在夜里点灯。

  谢长明坐在外面,借着月光写字,那光本就昏暗,一有乌云飘过,就被遮的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