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来恭顺稳重,绝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娘亲还在行宫,他怎么可能谋反!他怎么会谋反!难道他连自己的亲娘都不管了吗!”
“睿儿……”
最后,静贵妃看不下去,婉转的向箫齐晟求情,皇贵妃这才留在了清泰台。
可自从得知谋反的是自己的兄长与儿子后,她就陷入了崩溃,整个人脸色苍白,失魂落魄。
这一晚,外面的厮杀不停,谁也不敢睡觉。
但好歹,撑了过去。
当太阳从窗边升起,宋安好又燃起一片希望。
也许,今天就能有奇迹发生呢?
她默默在心里计算,然后再殷切的期盼。
可到底奇迹能不能发生,谁又能知道呢?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况惨烈
然而,太阳升起,众人心底的希望却没有维持太久。
因为接踵而来的,是敌人更为残酷的进攻。
如果说一开始,这些士兵被怂恿来攻打行宫,只是一时冲动。到了现在,连续攻打了一天一夜,他们也渐渐明白,这是一条开工不能回头的路。
如果攻不进行宫,杀不死皇帝,那就算在这场战争中侥幸活下来,等待他们的,也将是更为残酷的结局。
从军之人,多少都是燃有热血的。如今到了这个田地,这些人的热血也不自禁燃烧沸腾起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
若是能亲手促进改朝换代,那他们的未来一定飞黄腾达。
既然死也是死,败也是死,那不如豁出去,唯有取得胜利,才能活下去!
一定要在援军到来之际,攻入行宫,杀死皇帝!
正因为如此,天色刚刚破晓,敌军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攻势。
御林军幸存的人数越来越少,就算还活着,也是人人负伤,有的甚至都无法正常行走。可即便如此,这些庆国的儿郎们,面对汹涌而至的敌军,也不曾有过丝毫的的胆怯和退意。
胡青然站在最显眼的地方,高高举起手中的长矛,他脸上伤痕交错,结了好几处血痂,这些都没什么。严重的是,他肩胛骨被一支羽箭刺穿,此时此刻,带着倒钩的羽箭还扎在他的肩胛骨上。
“兄弟们,跟随我,死守大门,寸步不让!”
胡青然一脸毅然,不惧伤重,高举手中长矛,对着自己的兄弟们高声呼喊。
“寸步不让!”
“寸步不让!!”
“寸步不让!!!”
“杀!!!”
将士们受到胡青然的鼓舞,纷纷挥舞着手中兵器,奋力向敌军杀去。
他们声嘶力竭的嘶吼声,穿透云霄,直抵天际。
而对面,是人数悬殊的敌军,乌压压的一片,犹如蚂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杀!”
眼看敌军又发启新一轮的攻势,胡青然嘶吼着,带头冲了过去。
接下来的战势,更为激烈。不,此刻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应该用惨烈来形容。
……
清泰台内,所有人瑟瑟发抖。
那近在咫尺的厮杀声,提醒着他们,这一仗是多么的真实、残酷。
原本还有人心存侥幸,可是面对这一景况,谁也无法乐观。
几天过去,箫齐晟犹如老了五岁,颓然的坐在太师椅上,失去了原有的精神。
静贵妃端着一碗粥,走过去,弯下腰,对他温柔的劝说:“皇上,您昨晚就没有用膳了,臣妾知道您胃口不好,可即便如此,也该吃点东西啊。龙体为重。”
被困了几日,行宫内的粮食不太够了,好在大家都没什么胃口,每人每天随便糊弄几口,也挨到了现在。
粮食不够可以少吃点,可水不够算是要了命了。
行宫内的水源被下了毒,都无法饮用,如今依靠的就是以前的存水。可仅靠存水哪能支撑呢?如今所有人不到了口干舌燥实在受不了了,也不敢轻易的喝水。
只苦了那些御林军的将领,缺粮少水,还要奋勇杀敌。好在,他们也是吃得起苦的。
箫齐晟瞥了眼静贵妃手里的粥,眼底突然腾起一抹戾气,猛地一挥手,竟将她手里的碗打翻在地。
啪的一声,碗碎了,粥撒了。
静贵妃跪了下去:“皇上息怒。”
素心紧张的握紧了拳头,宋安好不动声色的拉了拉她的衣袖,示意她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