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路:北京北京_作者:郭老农(6)

2018-02-11 郭老农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于飞心中早已了无生趣,却又求死不得,每天度日如年,心情,是真真正正的比绝望更绝望。

  爸爸再次给于飞治病的计划,一拖再拖。在把于飞接回家之前,家中的积蓄早已花光,且已债台高筑,出了正月,没等爸爸再去筹款,债主倒是纷纷先登上门来。家中早已空空如也,爸爸百般周旋,烦忧不已。众多亲友,也是借怕了,路上遇见,匆匆打过招呼,便不愿多谈,生怕于飞爸爸再来张口,即便是有事通个电话,也是草草挂断。爸爸妈妈无计可施,每天相对无言,沉默悲哀。

  爸爸妈妈其实早已看穿于飞求死的心思,但也没去点破,他们深知,这种痛苦,岂是仅仅开导几句,就能解除。只好装作不知,依旧每日喂水喂饭,悉心照料,一心指望能靠时间,让于飞渐渐平静。为了让他打发时间,他们在于飞的房间,放了一台小小的电视,和一台简单的音响。这让于飞每天的生活,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变化。

  ☆、于飞的执念

  于飞爸妈怕于飞寂寞,也是为了分散他注意力,给他添置了电视和音响。这给于飞的生活,一点点地带来了变化…

  于飞自幼喜爱音乐,也有很高的音乐天份。这可能来自妈妈的遗传。妈妈当年是公社的宣传队长,对山歌,没人比得上她,在家的时候,没事时也喜欢时时哼唱,于飞耳濡目染,打小就学会了很多歌曲,对一切音乐的事情,都很着迷。

  于飞对面山坡上的一户人家,一位叔叔喜欢吹笛子,干完农活,吃过晚饭,每每就来上一两曲。悠扬的笛声,常常于对面黑黝黝的山坡,点点灯火之间袅袅传出,和着蝉声蛙鸣,在夏夜的山谷中回荡,飘散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于飞每次,都听得如醉如痴,也常常跑到对面山坡看叔叔吹笛,拿着笛子把玩。玩儿着玩儿着,有一天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自己做把笛子吹吹。山中竹子多得是,于飞说干就干,锯竹筒,洞穿通孔,铁棍烧红烫出音空,取竹膜,一次次反复试验,反复重做…终于有一次,竹笛真的发出了声音,音调还不是很准,但也能吹出曲子,于飞摸索着,第一次在笛子上吹出了曲调:世上只有妈妈好…

  上学期间,只要有文艺活动,于飞,和于飞的班级总是拿第一。出门打工之后,每天忙于生计,唱歌玩乐器,就渐渐淡忘掉了,直到一次上街碰到街头抽奖,助兴歌手的演唱,才又勾起了于飞久违了的回忆。之后于飞工作之余,常常去歌厅纵情欢唱,过过唱歌的瘾。于飞每到歌厅,都会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很多人都把唱歌的机会让给于飞,只为更能多欣赏他动人的歌声,去歌厅唱歌,成了于飞的一件人生乐事,直到腿病发作,这一切才重又开始离他远去。

  于飞现在整天躺在床上,度日如年,听歌唱歌,成了他绝望生活中的唯一乐趣,只有这,才能让他暂时忘却烦恼,忘掉寻死的念头。就这样,于飞开始每天听歌,学唱,累了就看看电视,或睡一会儿觉,待兴致再起,继续听歌,学唱。

  听歌唱歌,使于飞的生活有了一点点生趣,同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于飞彻底放弃了寻死的想法。

  电视里灾区惨烈的画面,给于飞带来很大震惊,原来生命也可以是这样的脆弱,一瞬间,成千上万的人就死于非命。自己曾经一心寻死,但眼见到死亡,这些一去不还的生命,他意识到,就是平安地活着,也是一种幸福。看到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悲伤的表情,于飞意识到,如果自己是正常死亡,爹妈还可以承受,要是突然失去了生命,该是怎样的伤心和痛苦。

  于飞思前想后,告诉自己,不要再有寻死的念头。活下去,就还有希望,这病,就有可能还有治好的那一天,死了,就一切都没有了,爹妈的余生,也将在痛苦和遗憾中度过。轻生的念头,要到此为止了,今天起,就好好地活下去吧!

  此后,于飞依旧每天听歌唱歌,看电视,并开始了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不再被动地一动不动躺在那里。看电视时,于飞用心留意各类健康节目,就是医药广告,也仔仔细细观看,从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中,揣摩自己的病因,冀望着,哪一天再去治疗时,能有所帮助。

  于飞从小多才多艺,学习又好,一直是村里姑娘们钦慕的对象,同龄伙伴及本家众兄弟,对他也是很服气。于飞的一个堂弟,对堂兄更是仰慕之极,视作偶像。于飞遭此厄运,堂弟跟着非常痛心,于飞回到家里后,堂弟心中挂念,常常过来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