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那日王氏在土庙里就咽了气,上官氏和你娘将她抬到坡后的草屋与亡夫合葬。就各自回了家。”
曹妈妈像想起了什么,“少爷,你娘病中曾让我把一件首饰交予你。”说着从床下拖出个箱笼,又从箱笼底下翻出一个漆金雕花红木盒,交到暮擎手中。暮擎打开来看,竟是一只翡翠手镯,翠□□滴,细腻润泽,毫无瑕疵,显然是难得的上品。“这是你娘亲出嫁时外祖母添的嫁妆,叫如意和合镯。你娘亲说,希望将来你能娶个心爱的女子为妻,到时候亲手将这镯子戴在她腕上,最要紧的是你们两情相悦,恩爱白头。”
曹妈妈顿了顿,“少爷,你娘亲临终唱曲前嘱咐你的话,你可还记得吗?”暮擎垂首“记得,娘亲说爹爹最可怜,心里苦,要我听爹爹的话,孝敬爹爹。”
☆、紫檀木牌
第三章紫檀木牌
都说私塾先生八股气盛,多少有些顽迂。可上官蒙家风开化,是个思想开明,心胸豁达的小老头儿,授课方式自成一家。他教过的学生众多,秀才发芽漫布枝桠,举人挤满圆桌闲话,本有3朵进士开花,2朵已在高位结瓜,另外还剩一朵奇葩,不肯致仕选择留下,他就是上官蒙钟爱的少年奇才颜翼。
颜翼13岁中秀才,16岁为举人,22岁已是进士,曾一时声名鹊起,但他抱持乱世不为官只为学的态度,立志以上官蒙为榜样,教化人心。上官蒙晚来得女,妻子难产辞世,爱女名唤上官月,长成后,有如仙女谪落凡间,才貌无双。后上官月嫁给颜翼,除却有情人两情相悦的自然因素,其实也有上官蒙的有心撮合在其中。
平时女儿都蒙着面巾在隔间透着竹帘听上官蒙讲学,从不与学堂的学生们会面。唯独颜翼殿试出发前与上官蒙交谈得兴起时,唤上官月奉茶水,还借女儿面巾有瑕为由,让其摘落。上官月早知颜翼其人,样貌周正,温良恭谦,才学出众,一时白净的面容沁出绯红,颜翼见后惊为天人,半晌语塞。
进士出身的颜翼回来后,果如当初所言并未致仕,反向上官蒙提亲,上官蒙却没立即答应,而是说看月儿的意思。就此有了后来的紫檀木牌。
女儿婚后,上官蒙将私塾更名为颜月小竹后,就闲云野鹤般四方游学去了。两年后二人得爱女颜如沁,沁儿乖巧聪慧,娇憨可爱。平素颜翼开馆授学,上官月操持家务教养沁儿,不时会收到一两封上官蒙的书信说些游学趣事,中秋和新年时上官蒙必回来团聚,一家人和乐美满,尽享天伦。
沁儿早慧,4岁在母亲上官月的启蒙下识得近千字、能吟“三百千”,5岁已会背诵《女儿经》《幼学》《弟子规》以及近百首唐诗。
临近中秋佳节,外祖父悠游的回家来团圆小聚,突然说爹爹和娘亲有事出门去外地一些时日,将沁儿送到善堂待了近一个月,说是希望她跟着钟伯学些基本的药学。她满六岁的第八日,外祖父带她回到颜月小竹时,只看见未曾净面的爹爹神色憔悴、衣衫皱褶的独自望着茶盅发呆,娘亲并不在家。
初时,沁儿常会问爹爹娘亲的事,颜翼除了梦呓般说,她走了,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每日去山间地笼采草药,在小厨房熬青凝茶,给院里的梨树修枝,便不言不语。颜月小竹由外祖父上官蒙独自打理了近一年,一日同颜翼喝了一整晚的酒,第二日上官蒙便只身外出了。之后父亲精神逐渐好转,不再浑浑噩噩,而是像从前那样认真授学。
沁儿七岁生辰这天,天不太亮便在厨房响动声中醒来。爹爹平日都是半个时辰后才会起床的呀?正想着,只听脚步声渐远,然后院门开阖,沁儿来不及穿衣,只穿着素白的亵衣亵裤,悄悄的跟出去。尾随提着食盒的父亲一直来到落梨镇最北面的响林坡。沁儿躲在不远处的草丛后,看到青石碑上赫然刻着“颜门上官氏之墓”,碑的左下角还醒目的刻着一弯新月。
颜翼点燃香烛,摆上果盘,将一壶茶倾洒在石碑前,“月儿,你在那边过得好吗?这是我煮的青凝茶,你多少喝些!沁儿今天七岁了,没有比她更乖的孩子了,她笑起来跟你像极了!我想等她大些再带她来看你,你不会怪我吧?……我不要找什么好女人照顾我!我们曾经说好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学你采草药,我学你煮青凝,我学你折枝插梨花,我,我念着你,今生就只念着你!……好想再听你唱一次“青凝”!”然后颜翼抽动着双肩伏在石碑上低低地呜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