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小月应该亲自回来跟杜郎中说一声,可因为她刚有了身孕,张氏郑氏哪里敢让她坐马车?
“去京城?这么快?”杜郎中也对这个消息感到惊讶,以致于他都忽略了谢涵的暗示。
毕竟此时的谢涵才九岁,就算再聪明,可阅历和经历在这摆着,她能斗得过顾家?
“没办法,这是皇上的意思,我也不想去的。”谢涵苦笑了一下。
“丫头,你还是忘了老夫说过的一句话,人有时候太聪明了未必是好事。”杜郎中倒也很快想到了那座村墙,想到了皇上派来的人,知道准是那座村墙惊动了皇上。
“可我也说过,人有时候太愚笨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果我不建那座村墙,只怕我的家肯定被洗劫一空了。”谢涵这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
去年冬天附近有两个村子被抢了,据说那天晚上谢涵村子的大门外也有不少马蹄印,这说明那些山匪原本是奔谢涵家来的,可因为被村墙挡住了所以才临时换了目标。
“算了,这个问题一时也辨不清,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放心,这个丫头在我手里一年多,别的本事不敢说,识毒的本事至少学了五成。”杜郎中知道谢涵的来意了,也不好再劝下去,他能做的也仅限于此了。
“如此多谢了。”谢涵又向杜郎中屈了屈膝,随后也看向了杜郎中,“其实,我今天来还有一事请教。”
谢涵是想问如果真和鞑靼打起来的话,治疗伤病需要用些什么药材,以及这里的土地又适合种植些什么药材。
五六年的时间不短,谢涵想分出一点土地或者是买点荒山荒地来种植药材。
她倒不是想发什么战争财,而是想为这场战事做一点实事,说愧疚也好,说未雨绸缪也罢,总之,她得让皇上知道她是一个好人,一个有着悲悯情怀的人,这样的话万一父亲的案子被翻了出来,皇上也不忍心杀她。
第二百九十七章、暗帮
从杜郎中家回来后,谢涵便没有再出过门,每天不是和高升李福商量事情就是和司琴几个一起坐在炕上做针线或者是看着司棋、司书几个收拾行李。
司琴是二月初十这天嫁给李福的,由于事情比较急,加之他们两个在这边也没有什么亲人,因此,这场亲事也就是自己一大家人热闹了一天。
王平他们是二月十五这天下午回来的,比预计的多了几天,听王平说,他们之所以多待了几天是因为王爷极力挽留他们留下来喝一杯喜酒,也就是说,王爷昭告了天下,他把徐侧妃扶正了。
谢涵有些想问问那个朱泓如何了,可一来男女有别,她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二来就算是问出了什么以她现在的能力也帮不上对方,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不问,省得授人话柄。
倒是顾琦一见面便问谢涵准备得如何了,得知谢涵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顾琦满意地点点头,告诉谢涵他们准备次日一早就出发。
第二天一早,谢涵家门口排开了一溜的马车和骡车,几位小太监和工部的两位官员早就上了马车,唯独王平和顾琦还站在门口等着,因为谢涵还没有出来,倒是谢涵的几个丫鬟一趟又一趟地往马车上送东西,什么手炉、茶壶、干果点心盒子、瑶琴等。
约摸一盏茶的工夫,谢涵抱着一个青花瓷的蜜饯罐子出来了,没看到张氏等人,便随口问了一句高升家的,高升家的便紧走几步去了老房。
很快,高升家的一手提着一个包袱出来了,随后,谢耕田、谢耕山兄弟两个抬着一个大箱子出来了,紧接着,吴氏、郑氏等人簇拥着张氏出来了,小月姐妹三个紧随其后,一人手里也拎着一个包袱,几个丫鬟手里也都是包袱。
“祖母,二姐三姐,你们和我一辆马车吧,我的马车宽敞些。”谢涵把手里的青花罐子递给了司画,自己上前去接张氏手里的包袱。
顾琦这时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了,忙把谢涵拉到了一旁,“涵姐儿,你什么意思,你带你祖母去京城?”
谢涵点点头,睁大了眼睛,“对啊,不仅有我祖母,还有我二姐三姐,她们都没有去过京城,我带她们出去玩玩,正好我祖母说想去向外祖母道个谢,这些年承蒙外祖一家照顾我父亲和我,这份情她还不了,但该有的,该有的,坏了,后面的话我没记住。”
谢涵懊恼地努了努嘴,似乎没有看见顾琦越来越黑的脸以及隐隐待发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