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675)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她猜到肯定是王婆子自作主张把顾铄生病的事情怪罪到谢涵头上,谢涵多半是想抓住这个把柄想好好闹一场,毕竟前些日子那碗加了料的杏仁茶就是王婆子送到谢涵手里的,旧仇没报又添新仇,谢涵能放过王婆子才怪呢!

  “大夫人,老奴冤枉啊,老奴……”王婆子见朱氏一来就不分青红皂白训斥她,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余妈妈,你带着王妈妈先回去吧,这里没你们的事了。”朱氏再次拦住了王婆子。

  谢涵听见朱氏说话的声音,忙从马车里下来了,走到朱氏面前向朱氏屈膝行了个礼,“劳烦大舅母了,今儿的事情委实不是谢涵所愿,还望大舅母体谅。”

  “知道了,你外祖母还等着你呢,进去吧。”朱氏还能说什么?

  事情已经发生了,谢涵的威也立了,王婆子的脸也丢了,再追究下去,丢的就该是她儿子顾铄的颜面了。

  谢涵有心想不进去,可一看朱氏板着的脸,再一看司书也没出来,略一迟疑,她还是跟在她后面上了游廊。

  刚进二门,只见王氏领着几个丫鬟婆子也出来,“哟,大嫂动作好快啊,母亲刚命我去迎迎涵姐儿,没想到大嫂赶我前头去了,还是我们涵姐儿面子大。”

  “二舅母好,谢涵给二舅母请安了。”抛开顾琦不说,谢涵对这位王氏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至少比朱氏有人情味些。

  “好好好,我们涵姐儿也算是熬出来了,才刚你外祖母还说呢,可惜你母亲没在,没能看到你有今天。”王氏上前两步扶起了谢涵。

  谢涵听了刚要回话,只见朱氏拧了拧眉头,“二弟妹,这件事还没最后下定论呢,我听说有好些世家准备共同上书,要弹劾赵王教子不严,导致二王子胡作非为做出此等伤风败俗之举,大家都怕以后京城的这些世家子弟都跟着朱泓学,岂不乱套了?”

  “啊,还有这事?”王氏显然是第一次听说。

  朱氏瞥了她一眼,倒是没接她的话茬。

  其实,这事是她一早接到赵王王妃徐氏的飞鸽传书才定下来的,徐氏忙乎了好几个月,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让谢涵嫁给朱泓,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可徐氏远在幽州,鞭长莫及,因此只能拜托朱氏帮她联络几家人选。

  无独有偶,顾瑜也不希望谢涵嫁给朱泓,她倒不是还对谢涵抱有什么希望,而是希望借助这件事把谢涵的名声彻底搞臭,这样一来,她女儿的仇就得报了。

  因此,顾瑜想了一个晚上,也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她倒是没敢说弹劾赵王教子不严,因为谁不清楚,朱泓是在宫里长大的,是在太后、皇上以及夏贵妃身边长大的,这弹劾赵王,岂不等于弹劾太后、皇上和夏贵妃?

  所以顾瑜弹劾的理由就是朱泓任性妄为做出此等伤风败俗之举,如果皇上成全了他,岂不等于是鼓励大家以后都可以效仿?

  那么,这世风日下的责任到底该谁负?

  既然要上书,也不能就只沈家一家,于是,顾瑜一早回娘家找人商量。

  第五百零五章、反击

  顾瑜回娘家找人自然不会找王氏,她找的是秦氏和朱氏。

  秦氏一听自然满口答应,她巴不得谢涵就此嫁不出去呢,嫁不出去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顾铄就还有希望把她收来做妾,那些东西自然也就能回到顾家了。

  朱氏原本不大想卷进这件事里面,可一来徐氏相托,二来她的儿子还没有对谢涵死心,居然又因为谢涵犯病了,因此,她也满口应承下来。

  她倒不是想借此把谢涵收进来给她儿子做妾,而是想借此把谢涵搞臭了,让她儿子好彻底死了这条心,因为她已经替顾铄寻摸到了一门好亲,女方不是别人,正是敬敏郡主。

  敬敏郡主进京后曾两次上门拜访过顾家,其落落大方、进退有度的涵养和气度给朱氏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可巧这次顾钰在赏荷会拿了个第二,估计和朱浵的亲事要作废了,因此朱氏很快就把心思放到了朱澘头上。

  这也是她之所以痛快地答应徐氏的缘由,两家早晚要成儿女亲家的,总不好因为这件事存了隔阂。

  而顾瑜见朱氏痛快地答应了,忙又出去联络别人了,这种事赶早不赶晚,要趁着皇上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还没下之前上书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的话,圣旨懿旨一出,再想收回圣命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