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黛玉逆袭记_作者:过期的尼古丁(21)

2018-02-11 过期的尼古丁

  只见她起身走向上首的古琴。噪杂声渐渐平息下来,众人看向场中如弱柳扶风般轻移缓步的女孩,恍惚不由自主想到了画中的仙女。

  黛玉轻轻坐下,闭目屏息静气。待心神沉静下来,缓缓睁开眼,向场中看了一眼。众人还没听到琴声,已经被黛玉这番气势所震慑。

  “自古相传伏羲制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是为七弦琴。琴音三分,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法地,称为天地人三籁。”黛玉朗声说了古琴的来历,便轻按琴弦,弹了一曲《潇湘水云》。

  众人只见黛玉手指翻飞,似慢实快,一缕清音从她手下飘散开来。众人心神缈缈,如游天际。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尽在黛玉十指之中。一曲终了,大家仍沉醉在黛玉淳和淡雅,清亮辽远的琴音余韵里。

  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个人起身鼓掌,把众人惊醒,瞬间掌声雷动,叫好之声不绝于耳。黛玉一曲折服众人,再没人敢质疑她的授课资格。

  黛玉上午两节课一共就十分钟,下午又是另外一班学生,也是两节课。中午周芸带黛玉去附近一家清幽干净的饭店吃饭,祝贺黛玉开门红。吃过饭开车送黛玉回家午休,下午三点再去接她过来上课。

  这天下午的课上完后,林海如来接黛玉。黛玉说去附近的书店买些杂志回去看。林海如载着她去了一家书店。上一次投稿的文章已经刊发了出来,杂志社寄来了一份可观的稿费。

  林海如很为黛玉高兴。那一天专门带着黛玉去了市里一家最好的餐厅吃饭,为她庆祝。至于稿费,他让黛玉自己存着自己用。

  黛玉拿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赚得的第一笔钱,心里乐开了花。黛玉常到了甜头,想拓展投稿范围,便时常买上一堆杂志回去钻研。寻找适合自己投稿的杂志。

  正文 第十八章 小胖子走了

  暑期很快就要结束。讨厌的小胖子王亿被王志德接回了家。早几天黛玉就听王芳莺唠叨说他弟弟要来,耳朵都要起茧子。那一天王芳莺早早起来去买菜,打发林海如去车站接人。小胖子也要跟过去。家里只剩了黛玉一个人。

  黛玉在房间里给自己算了一笔账。这个暑假的收入十分可观。她持续给《散文》杂志供稿,几乎成了专栏作家。除了《散文》杂志,黛玉一共给十几本杂志投过稿,这些都是她精心挑选出来,认为极有可能采纳她文章的杂志类型。

  事实证明黛玉的判断有着不可思议的精准度,她向这些杂志投出的稿,百发百中。最后还成为了一家在全国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城市》杂志的专栏作家。

  她来自古代,对城市生活的感受比现代人更为敏感。她用独特的视角,极为细腻的笔触,清丽的辞句描绘出了城市方方面面的影像,极受读者欢迎。

  《城市》杂志的主编一度想约黛玉见面,黛玉自然是推脱了。她没有告诉杂志自己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女孩。杂志社问她要过照片,作为专栏的简介材料。她用钱钟书的一句名言委婉的拒绝了。

  “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黛玉在电子邮件里如是写道。林海如教她学会了用电脑。

  不过赚得最多的,还是在周芸那里授课了四十天的报酬。按照祝容朴素俭省的作风,她暑期积累的钱,够他两年的生活费了。她正开心着,听到了敲门声。

  她打开门,王芳莺双手提着两大包菜回来了。黛玉忙接过一部分,放到厨房去。帮王芳莺一道洗菜。又过了一会儿,林海如领着王志德父子也回来了。

  王志德瘦高的个儿,五官端正,肤色有点深,只一双眼睛没有片刻定性,让人觉得油滑。他一段时间没见到黛玉,此时再见,发觉黛玉出挑得越发灵秀了。他心想:“黛玉这幅好样貌配亿儿是再好不过了。”心里想着,面上就热络起来。

  黛玉见王志德对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心里也揣摩不透。仍是淡淡的回应着王志德过分的热情。黛玉给王志德见了礼,就回了厨房继续洗菜。林海如换了王芳莺出去招待,系上围巾开始做菜。

  王志德跟到厨房,对林海如道:“姐夫啊,黛玉这么小,怎么好让她动手做这些累活呢?”又对黛玉说,“黛玉啊,快出来陪舅舅说会儿话。”

  林海如娴熟的切着菜,头也不抬道:“小孩子就该勤快点,多动动手,才知道生活的艰辛。”